潘玉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雕塑家,东方第一个考进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人,与徐悲鸿是同学。她在艺术上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她的丈夫潘赞化。她深爱着丈夫,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国相聚,也没能见到丈夫的最后一面。

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扬州一个贫农家庭,原本叫张玉良。1岁时,父亲去世。次年,姐姐也离开了。8岁那年,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她成了孤儿,好在舅舅收养了她。寄人篱下,她非常勤劳。14岁时,她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了。没想到舅舅为了钱,竟将她卖到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
17岁时,潘玉良已经远近闻名。时任海关监督的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官员为了给他接风洗尘,便让潘玉良来表演助兴。她演奏的《卜算子》凄怨悠远,将自己渴望幸福和自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潘赞化深受感动,得知她没念过书,便落入了风尘,很是同情、怜惜她。宴会结束后,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个姑娘,他知道那女子是潘玉良,拒绝了,只是让仆人告诉她明天上午如果有空,陪自己去看芜湖的风景。虽然潘玉良已经在怡春院待了三年,但依然是完璧之身。没能伺候到潘赞化,她被怡春院的老鸨打骂了一顿,说她是个废物,没有用。

次日,潘玉良奉命当导游和潘赞化一起出游。然而,她对芜湖的这些名胜古迹并不熟悉,全程像个木头人一样。潘赞化不但没有笑话她,反而给她讲起了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在接触中,她对潘赞化产生了爱慕之情。分别时,她求潘赞化留下自己,并告诉了他商会想用自己引他上钩,让他在押解货物上给商会行方便,不然就说他狎妓不务关务,败坏他的名声。如果自己就这样回去,他们就会找一群流氓来侮辱自己。得知这些情况后,正直善良的潘赞化不顾自己的名誉,对外宣称要纳她为妾。

从那以后,潘玉良对潘赞化的爱,越来越深。潘赞化给她送来了小学课本,教她读书习字。潘赞化想着送她回扬州,给她自由。当初他说要纳潘玉良为妾,只是为了给她赎身,当时他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而且他比她大10多岁,不忍心委屈她,让她当一个身份低贱的小妾。奈何他经不住潘玉良的苦苦哀求,便同意留下她。
潘赞化和潘玉良结婚三天后,便让好友在上海租了一套房子,送她到上海接受教育,离开芜湖这个是非之地。她如饥似渴地学习,进步非常大,还开始学习西画。老师建议她毕业后到法国学习西画,因为西画在国内发展受到了限制。她征求潘赞化的意见,没想到他同意自己去法国学习画画。1921年,她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在异国他乡,她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那个改变自己一生的男人。

1929年,潘玉良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国了。潘赞化亲自到码头接她,二人久别重逢,一切尽在不言中。之后,她在上海美专等学校任教,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教授。1936年,她举办了个人第五次美展,也是她最后一次在祖国的画展。她还来不及高兴,就接到了丈夫的电话,说大夫人来了。潘玉良不想丈夫为难,也不想因为自己而让丈夫被嘲笑。于是,1937年,她又去了法国巴黎。这一待,就是好几十年。
在国外,潘玉良非常思念丈夫,也想着回国。1958年8月,正当她准备回国时,收到了潘赞化的来信。信上说她之前的老师被打成了右派,因此不能回国,但愿两人有生之年还能再见。看完信后,她不得不打消回国的念头。

1964年,法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天,一个叫王萍的女士特意来到她的住处,代表大使馆来看她。这时,她才知道潘赞化于1959年离开了人世。这个消息,让她倍受打击,想回国的愿望更加强烈了。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处于特殊时期,她始终没能如愿,最终在异国他乡病逝。
相关文章:
明朝才女有哪些,世家出身,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的孩子也个个拔尖 04-21
明朝大将李如松意外阵亡,让李成梁的计划完全落空,明末辽东局势万劫不复 04-21
明朝的亡国之君 ,傀儡皇帝光绪,为何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04-21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