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鉴真和尚:为弘佛法,六次东渡,被日本人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8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05 10:08:15    


扬州自古繁华,而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扬州大明寺,更是为这座文化名城平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扬州大明寺之所以声名远播,原不在于它的悠久历史,而在于此寺中唐时期的住持鉴真和尚。对,就是那位年逾六十,双目失明,却依然坚持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


鉴真和尚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对于信仰的无上坚守,登上了前往日本的船,在海浪的颠簸中默诵着经文。他在中日文化的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时至今日,唐招提寺内供奉的鉴真大师坐像,依然尊享着人们的朝拜与崇敬。


(1)


鉴真和尚(688—763)俗姓淳于,出生在扬州的一户普通人家。


唐代的扬州城里佛教盛行,云集着来自各地的高僧。鉴真的家庭便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居士,经常来到大明寺参拜。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鉴真和尚自小就对佛教产生了兴趣。他生性喜欢安静,善于思考,与其他的同龄孩子大不一样。


十四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到大云寺拜佛参禅,竟然面对着端严的佛像落下两行热泪。大概是受到了某种感召,鉴真当即向父亲提出了出家为僧的请求。起初,父亲认为这不过是少年鉴真的一时兴起,但又见鉴真的所言所行皆表现出其坚定的心志。于是,鉴真便在智满法师座下剃度,成了一名沙弥。曾经那个笃信佛法的沉静少年,舍弃了自己的俗家姓名,也舍弃了自己的世俗生活。



四年后,年满十八岁的鉴真在道岸法师座下受菩萨戒。经过数年刻苦学习之后,鉴真跟随道岸法师来到了洛阳、长安。勤奋好学的鉴真法师,这一路上上跟随众多名师学习佛法,从不拘泥于不同门派的见解。这种博采众长的求学态度,使得鉴真在短时期内就积累了丰富的学问。


待鉴真来到长安名刹实际寺之后,从高僧弘景处受了具足戒,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比丘。这一年,他才二十二岁,却已经摄取了非常广播的知识。除了佛学之外,鉴真在建筑、绘画、医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所建树,尤其是医学方面,更是造诣精深。


(2)


鉴真所跟随的几位法师,诸如文纲、道岸、弘景等,皆是律宗的传人。


律宗,乃汉地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它非常注重研习并传持戒律,而且还分为几个不同的派别。鉴真主要研究的是南山律宗,但他又不拘泥于一宗一派,而是融合了佛教各宗各派的理论,如法相、天台等宗的核心要义,均被鉴真法师所研习和吸收。


鉴真法师在二十六岁那年回到了故乡扬州,成为大明寺的住持。从此,扬州大明寺就成了鉴真弘传佛法的中心地带。由于鉴真学识渊博、品德出众,并且又是继道岸、弘景等高僧之后的律宗传承者,因而,他在淮南地区很快便具备了极高的声望。


一方面,鉴真大师继续钻研佛教,除了研究律宗之外,还对佛学其他宗派进行了更为广泛和细致的涉猎;另一方面,他讲经说法,修造寺院,剃度僧尼,并且还扶危济困,在鉴真法师门下受戒的僧徒达四万余众。


四十五岁的鉴真大师成为扬州大明寺的方丈,以及淮南地区的佛教界领袖人物。一时之间,人们谈及律宗必会谈及鉴真大师。而鉴真大师则依凭其影响力成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律宗高僧,江北淮南地区也成为有唐一代的清净圣地。


(3)


鉴真大师的影响力,并没有局限在江淮地区,而他的佛学思想终究也没有局限于东土大唐。


随着日本遣唐使者的到来,鉴真大师的平静人生出现了一丝波动。这一切都要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人的到来说起。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人受日本佛教界的委托来到唐朝,希望延请大唐高僧前往日本弘法度众。他们向鉴真大师讲起:日本虽然有佛法,但是缺少传授戒律的高僧,并且日本佛教戒律松弛,因而影响了佛教在日本的弘传。因此,他们希望得到鉴真大师的帮助,并询问鉴真大师能否与他们一同前往日本弘法。


此时的鉴真大师已经年过五旬,但是为了弘扬佛法,他决定舍出自己的性命。于是,他征求在场弟子的意见,可是弟子们均沉默不语。


众人的沉默是有道理的。中日两国,何其遥远。以当时的那种航海条件和造船技术,又怎能平安东渡?此一去,便难再回到故土,更何况,这一路上要面对滔天的风浪,焉知自己乘坐的小船不会被风浪击沉?


鉴真大师慨然说道:“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他声如洪钟,敲击了在场僧众的心门。


身为出家之人,本就把这一切许给了佛门。只要是能够弘法度众,那么,即便搭上了性命又怎样?


虽然,鉴真法师东渡弘法的志向非常坚定,可是他几次三番的东渡之行却并不顺利。


742年,鉴真大师与弟子们第一次东渡,却因为众人发生分歧而错过了东渡时机。


第二次东渡之后出海不久,船只就触礁沉没了,幸而船上的人们及时获救。


第三次东渡,船只到了舟山群岛附近便遇到了大风大浪。船只触礁之后,鉴真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在荒岛上忍饥挨饿,三天之后才得到救助。


前三次东渡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僧众们出于担心鉴真大师的安危,因而对他看护甚严,甚至随时向官府报告他的行踪。


几次三番东渡失败,却并没有改变鉴真前往日本弘法的初衷。在被护送回到扬州之后,鉴真大师继续着手准备东渡需要的物资。


可是,即便在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之后,鉴真东渡弘法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不仅如此,在一次东渡的过程中,船只在风浪中完全失去了控制,淡水早已用完,船上的人们严重晕船,想喝一口水缓解晕船的痛苦都不能。


此后,随行的那些僧人中,有人因病离世,有人认为无法东渡而改变了初心。鉴真在艰辛的旅途中,遭受了极大的身心损害,而且他的眼睛渐渐模糊起来,经过医治也没有好转。


他终究看不清任何东西了。只是,他东渡的心志反而更加坚定起来。



(4)


第六次东渡,鉴真大师一行人在海上颠簸了四十余天。他们所乘的船只先是到达了现如今的鹿儿岛,之后,又在僧人延庆的引导下来到了日本九州。曾经追随鉴真大师参与东渡的僧人,如今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前后历时十二年,鉴真大师才终于实现了他毕生的心愿!


公元754年,来到日本奈良的鉴真大师,得到了日本僧俗两界的热烈欢迎。但同时,由于鉴真的到来,触及到一些日本僧众的利益,这就引发了一定的矛盾。因而,鉴真与贤璟等僧人在兴福寺进行公开辩论。最终,日本僧人被鉴真大师出色的辩才、渊博的学识所折服。


之后,鉴真大师在东大寺起坛,为日本天皇以及其他皇族成员、僧侣等约五百人授戒。被封为“大僧都”的鉴真大师,成为日本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并在日本确立起严格的戒律制度。此外,他还亲手兴建起唐招提寺,这座寺院便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祖庭。


从此之后,鉴真大师在唐招提寺内讲解佛经,传授戒律,受到日本朝野以及普通民众的尊敬。由于他年事已高,双目失明,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鉴真大师的的弟子们就将鉴真大师的生平事迹以及所传佛法,悉数记录下来。


七十六岁那年,鉴真大师在唐招提寺面向西方,安然而逝,其遗体火化后葬于唐招提寺后面的一片松林中。


如今,人们大概只知道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传佛法的事迹。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鉴真大师本人在医药学方面也具备非常精深的造诣。他在东渡之前以及东渡之后,都曾为人诊治病痛,并亲自为患者煎药,使众多患者得到了医治。

鉴真大师不仅把佛教典籍、佛学思想带到了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而且在医药学、书法绘画、建筑艺术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正因如此,日本民众将鉴真大师赞誉为“天平之甍”,并尊其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只是,他离开扬州之后,就再也没能回到故土,而他当初的那句“是为法事,何惜身命”的壮语,却依旧激励着此后的无数僧人,投身于中日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

相关文章:

大清宣统二年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没有一件完整衣服 12-23

宋朝时期,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12-23

康熙什么朝代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为何康熙要给朱元璋下跪? 12-23

宋朝南宋和南北朝时的南朝宋,谁的地盘大? 12-23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哪个朝代 ,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唐朝是怎么做到的? 12-23

LabVIEW中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与读取方法 12-23

明朝5龙同朝有谁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五龙同朝”,看完才知道原来是他们! 12-23

清朝古装女,原来长这样 12-23

僧一行是哪个朝代的 唐朝的僧一行是个奇才,他用这一“绝”招,竟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12-23

浅析宋代宋朝的茶道美学,一起来看看吧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