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长安是现在哪里?时隔千年,今天的西安还是古代那个长安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00:47:08    

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无疑是长安。它承载着巍巍强汉,赫赫盛唐的辉煌过往,早已是诸多华夏儿女的文化归宿、心灵故土。

或许也正因为此,近些年不少人对长安现在的名字——西安也颇有微词。很多人都觉得相比“长安”,“西安”这个名字少了古韵之风,没有汉唐盛世的内味儿了。因此在网友们讨论的改名最失败的城市中,西安总是榜上有名。

西安火车站

这其中其实蕴含了两个问题:

1.长安到底是什么?

2.长安为什么要改名?

长安到底是什么?

说起长安这个话题,势必要从长安的诞生说起,史书中长安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长安君。

战国时有两位长安君,一位是赵国的长安君。就是《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里,赵威后的小儿子;另一位则是秦始皇兄弟秦长安君成蟜。成蟜之所以叫长安君,是因为他的封地在秦咸阳城的长安乡。而后来长安城之名,正是承袭了长安乡。

秦二世而亡后,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依旧选择定都于金城百里,天府之国的关中。但由于秦末乱世之时,楚霸王项羽的一把大火,将咸阳的宫城都烧成了灰烬,刘邦就只能重新修建新的宫城。

当时刘邦看中了咸阳城南的长安乡,并以此为名,在公元前202年设置了长安县。而大汉的都城,就定在了长安县的县城。所以说大汉国都的长安,是因长安县而得名的。

刘邦之所以选择长安作为大汉的都城,除了长安县北临渭水,环境优异,同时也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长安长安,长治久安。长安之名,或许真的为大汉带来了好运,相比二世而亡的秦朝,定都长安的西汉,足足延续了210年。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当时王莽为了抹去西汉的印记,改了不少地名,其中就包括将长安县改为常安县。这次改名也是作为行政区划的长安,从诞生为止,唯一的一次改名。

只不过常安这个名字使用的时间极短,汉光武帝刘秀推翻新莽,横扫天下,中兴汉室后,就又把常安改回了长安。自此一直到2002年,长安县三个字就没动过。而汉以后定都于关中的政权,比如西魏、北周,也依旧沿用西汉所建的长安县城,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长安城。今天西安市的未央区,还留有汉长安城的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但一座城市毕竟是有寿命的。隋文帝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后,汉长安城就不够用了。经过了近800年时光,当时的汉长安城早已是年久失修,污染严重,摇摇欲坠了。

此时的隋文帝,就做出了当年汉高祖一样的决定,在不能居住的老城旁边,建一座新城。经过一年的选址,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隋文帝拍板决定,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万年县龙首塬南方,开始营建新都。《隋书·高祖纪》记载新城址处的环境是:“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如果按照惯例,此时的隋朝都城应该命名为万年城,但杨坚不走寻常路,他将新城命名为大兴城,万年县也改成了大兴县。

这是因为杨坚在北周时曾被封为大兴郡公,这是他帝王霸业的起点。不过大兴城兴了杨坚,隋朝开创了开皇之治,但却没能福泽后人。

航拍西安大雁塔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关中称帝,建立唐朝。李渊不像杨坚那样对大兴二字情有独钟,反而对历史悠久、承载强汉雄风的长安更加亲切,于是又改大兴为长安,大兴县也改回了万年县。

此后在大唐的进一步修建下,长安城越来越完善,面积也越来越大。其占地高达84平方公里,是全世界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分界,西为长安县,东为万年县这长安万年的寓意,与赫赫盛唐更是相得益彰。

而盛唐文化也为长安镀上了更加辉煌的色彩,在唐诗中,长安的包容大气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的风流得意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长安的烟火袅袅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长安的宁静唯美是:“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然而,诗歌里的长安也不只是岁月静好的。

唐末的长安,一位落第秀才写下了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见识到晚唐黑暗而意难平的黄巢用一场起义点燃了唐末的火药桶,公元907年,大唐在连年战乱中终于轰然倒塌,而长安也就此走向没落。之后的宋元明清,再无王朝定都于长安。

而人们对于长安这座城的称呼,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宋朝时称为京兆府城,元朝时称为奉元城,明清到现在,则称为西安。长安这个名字,逐渐不再被人提及。

长安为什么要改名?

其实作为长安县的长安,除了王莽改过一次名以外,一直以来都保留了长安二字。直到现在,西安市下辖的2县11区中,依然有长安区。也就是说,作为县级行政单位的长安,现在依然叫长安,并没有改过名。从古至今,长安从来不是西安的官方旧称,而是因为其名声在外,所以从汉朝到唐朝时期就成为了京兆城的一个代称、俗名。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西安这个官方称谓的脉络。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就是说西周王都丰镐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宗周。而丰镐遗址就位于现今西安市的长安区,所以说宗周才是西周时期的西安。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当时秦朝国都咸阳以及周边的京畿40多个县,都被划入一个叫内史的行政区域。秦咸阳城地跨现在的西安、咸阳两市,也就是说大秦的内史正是现在的西安。

自汉朝开始,内史则改成了京兆,此后一直到宋朝,都沿用了京兆这一称呼。直到元朝时,京兆府才被改为了奉元路。

而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又以“安定西北”的寓意,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明清便一直沿用。后来民国时期撤府设市,建立了西安市,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安市的前身。

所以说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后来的官方行政区划分层面,西安从来没有被命名为长安,说长安改名只是大家在感叹汉唐荣耀之时,错把“代称”当本名,徒增的误会而已。

不过,若从情感上出发,大家愿意称呼现在的西安为“长安”也并非不可。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称它为丰镐、咸阳。毕竟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名字,都是西安光辉、厚重的过去。

虽然如今的周丰镐、秦咸阳、汉唐长安都已化为了一片片埋在地下的砖石瓦砾,但如果认同“一座城市承载着一个朝代的历史”的观点,那么当初的“长安文化”就还在,并且经过西安的这座新城的托举,它的韵味会更加丰盈且醇厚。

今天的我们,漫步在西安街头,除了能在盛唐留存的大小雁塔、华清池等处,感受到汉唐长安的历史余味,你还能够从丰镐遗址的馆藏里、秦兵马俑的方阵前、明城墙的青砖上、以及大街小巷的闹市边,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留给西安这座城市的印记。

所以,是长安还是西安,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它们过去是一体,而现在和未来也都将长久地成为一体。

相关文章:

民国的婚约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如何追求自己的爱情? 05-27

宋朝第四个皇帝赵祯,为什么能被冠以仁宗的名号? 05-27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明朝的宁王——朱权 05-26

亲疏有别、山头平衡——论明朝“开国三十六公侯”的封爵潜规则 05-26

湖北省意外发现明朝古墓,出土文物5100多件,价值数亿元堪比皇陵 05-25

明朝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 05-25

朱元璋的崛起:明朝风云帝王传奇 05-24

宋朝才子贺铸写出了一首凄美的词流传至今,一起来看看吧 05-24

哪吒什么朝代 李靖是唐朝的,哪吒是商朝,相差一千年他们俩怎就成了父子关系? 05-23

北宋有哪些皇帝?北宋九帝,快来看看吧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