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俗称“宋鼻涕”,给人感觉软弱不堪,不仅“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而且一再退让于辽、西夏,先后灭亡于金、元。

从政治地缘学角度,宋朝先与辽、夏,后与金、夏成鼎立之势,辽、金的实际控制版图也比宋要大,在与它们的军事角逐中,宋朝也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在疆域的统一方面,宋朝确实前不能比汉、唐,后不能比明、清。
但是宋朝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首先说说宋朝的经济。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亿贯,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国库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南宋灭亡300多年后的明朝,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年财政收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但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接近4亿,约为宋朝人口的4倍。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以宋神宗熙宁十年为例,财政收入的7070万贯中,农业税约占30%,而工商税约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明王朝在1570-1580年间,平均每年财政收入是3078万两,不过是宋朝的19%。更主要的是,农业税占明朝政府总收入的81%,工商杂税只占总收入的12%。清朝的税收也以农业税为主,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孙基隆在《鸟瞰中国千年史》中说,宋朝钢铁工业高度发达,大型企业通常会雇佣数百名全职的产业工人,而政府的两处军工厂聘用工人数多达八千人。华北的钢铁业以1078年为例,达年产一百二十五万吨的水平,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七万六千吨。宋朝采矿业发达,信州铅山的一个铜矿就有十余万矿工。煤已经成为首都的主要能源。“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孔道主要是西北陆路。到两宋,因战争关系,西北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赖东南海路交通。宋朝首次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不仅推动世界贸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大发明,传入欧洲。
宋朝造船业和航海业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长江两岸,货栈林立,广州、泉州和福州的商船远航阿拉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日本。在对外贸易中,中外商人乘坐使用的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船只。而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大海船达300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300吨海船,穿过印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

北宋时,海外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前代。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及收购进口物资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早在971年(开宝四年),就设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北宋政府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桥镇(山东胶县境)、秀州的华亭县(上海市松江一带)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
南宋的海外贸易更是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纸币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测算,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大概为50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GDP总值的80%,人均GDP约为500美元,宋朝顶峰时人均GDP约600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概是要强于我国50年代初期的水平。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39美元,1952年达537美元。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历史老人能够再给宋朝一些时间,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会出现产业革命吗?
相关文章:
明朝的孙皇后圆满的一生:启自微门,因被爱登顶皇后,因爱守住大明疆土 05-03
南宋前面是什么朝代 你知道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怎样的吗? 05-03
北宋的首都在哪?定都开封,无险可守导致亡国,中间为什么就不迁都? 05-02
明朝为什么经久不衰?看看它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官场真理? 05-02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