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五条奇葩法律,让官员叫苦不迭,却支撑起了大明江山

9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1 18:38:09    

导读:大明王朝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其奇葩众多,上至皇帝下到官员几乎每朝每代都会出现几个。在接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这些奇葩层出不穷,倒让明朝的历史成为了极其富有趣味的一章。当然,除了人,明朝也有大量奇葩的规矩,这些奇葩规矩的受害者大多都是官员,但它们却因此撑起了明朝的大半边天,为世人所称颂。

其一便是“官员拦截进京百姓”。朱元璋出身农民,他也经常称呼自己是“淮右布衣”,小时候他家里过得极为清苦,他给地主家放牛经常受到地主家的责罚,他无数次目睹过贪官污吏对老百姓们的残酷行径,也正因为这些官员,才导致“官逼民反”

朱元璋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因此他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之大、手段之残忍古今罕闻。明朝洪武年间,大多数贪污腐败的人虽然是死罪,但还是可以为自己求得一条活路:劳动改造。据说在南京附近劳动改造的官员就有好几万人。但有一条如果有官员敢犯,连劳改的资格都没有,直接杀头,这条法律便是“拦截进京百姓”

朱元璋曾经下令,地方上不管是廉洁奉公的好官,或者是贪赃枉法的贪官,只要地方学子和德高望重的老人联合进京向朱元璋汇报,好官得赏,贪官受罚。但有些贪官会在路上拦截这一批人。为此朱元璋勃然大怒。明朝《大诰》上因为这一条被处死的官员比比皆是,看来阻挡朱元璋听取民生的人都必死无疑。

明朝世宗嘉靖皇帝年间,各地盗贼泛滥,不仅是沿海的倭寇,内地的盗贼也是此起彼伏。嘉靖晚年曾加大力度打击沿海倭寇,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沿海的处理差不多了,内陆的反而更加猖獗。杀人越货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些地方的官粮官银被打劫或者焚烧,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丢尽了脸。

明光宗隆庆年间有一位叫高供的人为朱常洛出了一条计策:将当地盗贼的数量和当地官员挂钩,具体来讲,如果当地出现十个盗贼,当地的掌印巡捕官直接就要降级,出现三十个强盗时,掌印巡捕官就得直接罢官,当地出现七十名盗贼时,当地兵备也得罢官。如果有地方胆敢不报或者虚报,当地的官员全部就得论罪,即连坐的翻版。

这一下子让官员们对于盗贼的剿灭力度大大提升,当初盗贼抢不到自己头上来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还可以收受他们的贿赂,但现在如果不认真干活自己的乌纱帽就不保,于是这些官员开始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盗贼没过多久就得到了肃清。

从明英宗天顺年间开始,每年的九月都是司法人员打哆嗦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将举行一个名叫“朝审”的特殊活动。朝审活动就是在九月霜降的这一天,将京城的诸多死囚全部聚集在一起,然后来一个彻底的最后会审。一旦发现冤假错案将马上重新调查,如果确定了的确是冤假错案,当初参与审这个案子的官员几乎全部会被撤职查办,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杀头。

因此从明英宗以来的九月成为了司法人员最为害怕的时候。明光宗隆庆年间的朝审,共审查了470名死囚犯,却惊奇的发现里面有139宗冤假错案,这让皇帝大吃一惊,这也算得上明朝极大的司法丑闻了,于是因为这139宗冤假错案落马的官员足足有上百人之多,足以看出明朝皇帝在对于冤假错案的司法方面已经有了极为卓识的远见。

虽说这些法律让明朝的官员活得提心吊胆,但作为一个清官可能并不会如此。只有那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贪官才会被这些法律折磨,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报应或者惩罚吧。

相关文章:

古代皇帝的尊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叫错了要掉脑袋 12-24

唐朝到元朝最美的58幅花鸟画,大开眼界,美到心醉!收藏啦 12-24

几乎得罪了半个明朝的冯保,是怎样完成的自我救赎? 12-24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用一首“马屁诗”成名人,短短28个字,夸人夸到了心尖上 12-24

唐朝4个时期 ,一段一句代表作,诗与英雄俱留名 12-24

了解各种葡萄酒的保存温度和最佳饮用温度是否相同? 12-24

唐朝最阴险的奸臣:陷害忠良,差点搞垮朝廷,郭子仪都怕他 12-24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瓷器特点,本文带你初窥一二 12-24

中国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明清时期戏曲,在明清的兴衰起落 12-24

看历史如何读懂复杂的唐朝官制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