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我国有五千多年历史,在我国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摸索出了一些发展规律。
第一,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到商朝、西周基本是统一的,但到了东周,出现了两代 :春秋与战国,形成了乱世,后来于秦朝的时候统一了,到了两汉之后,又出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隋朝统一了这一割据,到唐朝之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国,与宋、辽、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统一了这一局面。清朝末年,天下又出现了大乱,现在基本得到了统一。
第二,胜者王侯败者贼。
▼
在敌对双方进行争霸的时候,历史偏爱为胜利者唱赞歌,对于那个败退者历史可能只会嘲笑或者轻淡描写、不详实地记述。
第三,地域环境左右命运,西强东弱,北强南弱。
▼
我国的地理环境是东低西高,什么样的环境养什么样的人。东边的平原因水土肥沃养成了人们安于“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平淡生活;西边的高原、丘陵因气候恶劣养成了人们不安于目前、总想要去开拓一片新天地的进取精神。
东边人富足,西边人贫穷;东边人性格比较内敛,西边人性格偏向刚烈。于是,历来的很多演义和争锋都往往首先出现在西边。

《封神演义》源于“西伯侯”姬昌反对不作为的朝廷而前去请姜子牙辅佐
西边容易动乱,西边也“易守难攻”、最容易捍固位置。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都“西安”就出现在西边。
另外,我国历史上,北方出现了一些强大的民族,如匈奴族、突厥族、蒙古族、满族等,这些少数民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曾经威震了当时的社会。
也难怪在我国历史上,多数是北方民族侵略南方民族。
强者有决定权,弱者往往要在强者前面俯首称臣。
第四,应对挑战,融合民族。
▼
在历史上,文明要应对外来的挑战,有的民族被外来者杀光了,文明就消亡了。
我国文明却是连续不断,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消失的文明——玛雅文明
当遭遇外族的入侵,我国历代王朝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华夏民族能很好地把他们融合、同化。
我们中华民族很难被征服,即使有时腐化了、衰退了,但后来融合其他的民族又壮大了。如此往复!
第五,朝代之初,君强臣弱;朝代之中,君强臣强;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
在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开明的君主,他就像“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样,必须要能拿捏住气场,这样才会让四海归顺;当到了一个王朝中期的时候,这时候大臣们也不甘示弱,于是,也表现了他们强的一面;当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这时候国中的君主就不是最强势的了,他有可能被别人所挟制,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他就可能成为傀儡,在别人觉得他没有价值之后就会把他赶下历史的舞台。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我国最后一个傀儡皇帝傅仪
第六,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
每个王朝崇尚的都是不一样的,在那个王朝它会有相应的衰落和繁荣。如果得到推崇,它会出现好的景象;如果遭到竭力遏制,可想它的前景不是多么乐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感慨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七,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
如果一个王朝只知道崇尚“武”,那么这个王朝看起来气势磅礴,只是没有谋略,会让有头脑的人想办法打败的;如果一个王朝只知道崇尚“文”,那么这个王朝常常会欺软怕硬,当别人攻打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纸上谈兵,会让别人不攻自破;如果一个王朝文武兼并,那么这个王朝就可能既不会被别人欺负,又会出现盛世的场面,这个王朝也会长治久安。
第八,内忧小人干政,中忧官场腐败,外忧民族矛盾。
▼
我国历代王朝的更替,无不和内忧、中忧、外忧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三者都齐全了,那么这个王朝离覆灭就不远了,如果这个王朝能很好地处理这“三忧”,那么,它有可能历史持续得时间更为长久。
第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如果一个王朝有忧患意识,时刻地反省,那么这个王朝就会强大;如果一个王朝安逸了,那么这个王朝就会沉浸在享受之中,当某一天敌人把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才知道后悔晚焉!

相关文章:
古代的朝代更替 五千多年,9个王朝兴衰规律,谁主沉浮? 04-16
明朝的兵器四大发明:导弹、水雷,地雷,榴弹炮 04-16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与李渊亲如兄弟,为何却被流放至死 04-16
明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功绩?战功最突出的是谁? 04-16
明朝冠礼代表什么意思,其过程有哪些步骤 04-16
唐朝吃相最难看的贪官,修祖坟累死县令,要升官献上妹子 04-15
科普:明朝流通的货币体系主要有哪些? 04-15
揭秘明朝五大军备神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