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不准宦官干政,为何明朝宦官反而很强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0:18:40    

明朝是历史王朝中,加强中央集权最极端的一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现皇权以外的其它强大政治力量。然而,明朝最终却适得其反地形成宦官这种强悍的政治力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剧照 )

其实,说起来,这恰恰是明朝实行的中央集权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朝的中央集权,是从朱元璋开始实施的。朱元璋的中央集权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宰相及禁止自由言论等各方面,尤其是取消宰相,可以称得上是中央集权最成功的措施。

中国古代在几千年的历史阶段里,形成了相权和皇权(王权)两级并峙的现象。宰相是整个政府的首脑,朝中大小事情都由宰相来协调。以前宰相基本上只有一个,后来一个宰相管不过来了,变成了很多宰相。军政管不过来了,又出现文武宰相。比如宋朝,有左右丞相,还有左右枢密使。而且还有叫做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的副职。从某种意义上,这差不多是个集体领导。

但是朱元璋却一句话,就把宰相职位给取消了。取消宰相职位后,皇帝就直接统管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报告事情。

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取消宰相外,还限制太监的权力。他甚至在皇宫中立了一铁牌,写了禁止宦官干政之类的话。

(废除宰相制度)

这样一来,皇帝的权力就变得非常大,与此同时,皇帝的事情也就变得非常多,工作非常忙。

朱元璋这个人是平民起家的,吃得苦。而且很有政治头脑,事情理得清。因此,朱元璋虽然非常忙,但是忙并快乐着。

但是到了后世,皇帝都是在锦衣玉食的皇家生长起来,根本不可能吃苦。所以从第二代皇帝开始,就改变了朱元璋的设想。

朱允炆一个人忙不过来,开始设置内阁制度。当然了,内阁和宰相有不一样的。内阁一般只负责给皇帝提建议,相当于当皇帝的参谋。或者按照皇帝的指示办事。

既然内阁只是起参谋和传话的作用,这个作用也可以让别人来做。而让太监做这件事,其实比让内阁做更好。因为内阁的人,还总会发表不同意见,而太监一般只会执行。因此,从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开始,又设置了司礼监,设置了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太监做的事情,其实与内阁是差不多的。

(王振剧照)

不过,虽然设置了司礼监,让太监出来干事情。毕竟受到朱元璋政令的约束,皇帝们也不好让太监干更多的事情。同时,朱棣,包括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两位皇帝都还比较勤政,因此,在仁宣之前,宦官都没有翻起过什么浪子。

但是到明英宗朱祁钰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朱祁钰特别贪玩不想干事,对随自己长大的贴身太监王振特别信任,什么事都交给王振去做,再加上朝廷内阁有威望的“三杨”等人相继去世,因此,秉笔太监王振的权力,就变得空前的大。王振成为明朝第一个干政的太监。

王振为了让他自己干政更加合理合法,干脆把朱元璋立的铁牌子给撤掉了。这样一来,宦官更不受约束。

王振后来虽然在土木堡事变中,被愤怒的将领打死,王振的党徒也被清理。但是,太监并没有因此退出明朝的政治舞台。后期的皇帝,包括正德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以及做木匠的朱由校等人的怠政,或者贪玩好耍,或者几十年不上朝,因此,太监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出现了刘瑾、汪直、魏忠贤等人,他们在明朝的政坛带起一片浊流滚滚,给明朝的政治生态,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相关文章:

巢蜜可以放多久?怎样保存最好,蜂巢蜜能保存多长时间? 04-04

明朝后妃服饰区别及种类,快来了解了解吧 04-04

唐朝皇贵妃杨玉环的不为人知的惊人故事 04-04

明朝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不准宦官干政,为何明朝宦官反而很强悍 04-04

明朝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全族流放充军,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世代为娼 04-04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到底是非洲人,还是东南亚人? 04-03

从明朝“宦官监军”入手,来看看朱棣是如何预防“武将专权”的 04-03

密封好的茶叶能放多久 ,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04-03

怎么把PDF 里的文件其中一页单独拿出来另保存为一个文件? 04-03

唐朝所有官职等级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