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明朝兵部侍郎是什么样的官职?从兵部侍郎职权的变化看宰相制度的演变
01-14古代各朝都有不同的官爵制度,作为六部官爵之一,兵部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兵部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兵部尚书,它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而在兵部尚书之下,则为兵部侍郎。作为兵部的二把手,兵部侍郎却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首先,它属于兵部尚书的副手,无论是在品阶上,还是在职权上,它都低于兵部尚书。其次,兵
-
唐朝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唐代的一位“草圣”,这字让李白都服气,却被外行评为“鬼画符”
01-14什么是艺术,书法到底是不是艺术?这两个问题对于没有认真研究过书法的人,想必是困惑的!艺术在我看来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利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其核心是技术和情感,没有情感只有技术,属于工匠的范畴,就好比当代的“印刷体书法”,而仅仅有情感为没有技术,其表现力就不够。 张旭草书
-
明朝抗清名将 ,个个忠勇无双,但有两位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01-141、李定国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
-
明朝后期的名将 ,他们凭借自己的战力值,留下浓重的一笔
01-14明朝末年,朝政腐朽,外部侵略频繁,内部农民起义不断。但是中华民族的韧性却自发而生,一批非常优秀的名将不断涌现,虽然他们最终未能力挽狂澜,但他们却凭自己的才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李如松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明朝中后期名将,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长子。关键词:平
-
明朝成就为中国的开疆拓土做出了哪些贡献?
01-13清朝在开疆拓土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对东北、蒙古、新疆、西藏都实现了实际控制,实在是很强悍。相比之下,明朝在开疆拓土方面则很少被人提起。其实,明朝在这方面也是有很大贡献的,下面就说一下。一、朱元璋恢复中华。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鉴于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当时有一些中外记者曾在报纸上建议把南京改名为中山
-
明朝最没存在感的隆庆帝,窝囊无能,极好女色,在位仅六年
01-13明穆宗朱载坖(jì),(1537年-1572年),或称隆庆帝,明朝第13任皇帝。隆庆帝是明世宗嘉靖帝的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生,母亲是康妃杜氏。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明世宗册立三子朱载坖为裕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太子薨逝,裕王朱载坖以次序当为太子。明穆宗隆庆帝1、在位初期嘉
-
罗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一个经历比杜甫还要悲催的晚唐大诗人
01-13“十上不第”这个词语不是用来骂人的,而是晚唐大诗人罗隐一生的写照。罗隐,生于大和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公元833年2月16日),杭州人。原名罗横,字昭谏,后改名隐,自号江东生。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为世人所推崇,与另外两个同族才子被合称为“三罗”,即罗隐、罗虬、罗邺。大唐是一个伟大
-
步辇图是哪个朝代 阎立本与《步辇图》
01-13一、《步辇图》创作的历史背景:吐蕃(今西藏)第三十二世王是松赞干布,平定叛乱,开创了统一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是一位很有作为的首领,他仰慕大唐文明, 638年派使者禄东赞带着奇珍异宝入唐求婚。唐太宗非常高兴,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予吐蕃王松赞干布。传世名画《步辇图》二、《步辇图》作者阎立本(601——
-
明朝内阁的职能有什么作用?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
01-13明朝内阁制度有什么作用?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
-
福禄寿考,千古一人:在猜忌盛行的唐朝,郭子仪是怎么做到的?
01-13《淮南子·说林训》有言:“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早在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摸透了所谓的人性。功高必定盖主,飞尽也终究弓藏,这些戏码无不在历朝历代循环上演,但是唯独有一人逃过了这千百年的宿命,他就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其实唐朝是一个猜忌盛行的国家,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人心背离,天子对手握重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