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北宋最后被谁灭了?靖康之祸——直接导致北宋灭亡,宋朝从此一落千丈
01-07靖康之乱发生了什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岳武穆在他的满江红中写的,其中靖康耻,应该是无数宋人永远抹不去的痛楚、耻辱,因为靖康之祸,北宋灭亡了,宋朝人民基本上很长时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金国和大宋联合灭了辽国以后,因为城池的归属问题和赔偿费用,两国发生激烈
-
明朝 "黑衣宰相"姚广孝: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被世人称为“妖僧”
01-06“黑衣”,指僧人所穿的一种黑色僧衣。 “宰相”,是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最高文官。故而,“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姚广孝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政治和尚",被称为"黑衣宰相"。 “妖僧”,是以天地做棋盘,以众生做棋子,可怕的是还一直潜于幕后。公元1348年,一个21岁的青年结
-
恩威并施,唐朝与东突厥、西突厥的关系发展
01-0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自封建王朝开始以来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就不曾停止过,所以自秦汉以来如何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处,成为了历朝历代君王面临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和是战。秦始皇曾派遣蒙恬携几十万秦军抵御匈奴,刘邦则以和亲手段向匈奴低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东汉双方
-
明朝皇帝龙袍?其实明代早期的龙袍还没这么华丽
01-06明代皇帝的龙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在之前的大多数古装剧中,明代皇帝的龙袍,可谓是五花八门。当年的《女医明妃传》算是带了一个好头,把明朝古装剧的服饰审美还原到了还算比较高的水准。这两天刚刚播出的《大明风华》,在服饰上也可圈可点,但是错误之处还是非常多。比如,剧中出现的龙袍其实是有点不合时宜的。为什么
-
唐朝时期的一次佛道之争
01-06唐终南山龙田寺护法菩萨释法琳虞世南破邪论序碑帖局部释法琳,俗姓陈,颖川(今河南许昌)人。远祖随官移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少年出家,学兼儒释,博综词义。曾在江浙、湖北一带游学问道,文苑才林,无不涉足。而注重义旨,不尚浮华。野栖木食于青溪等山。昼则读诵佛经,夜则吟览俗典,故对于内外经籍史书、词旨文义,全
-
后唐、南唐,有唐朝是什么关系?
01-06我国古代上有两大“黄金帝国时期”,就是秦汉(分西汉、东汉)和隋唐。秦隋类似,汉唐相似。汉唐疆域广大,国祚绵长,影响力空前,汉朝(包括两汉)和唐朝在灭亡后都有尾巴王朝。所谓尾巴王朝,就是大型王朝结束统治后,其后裔依然用前朝国号控制部分地区抗争。比如东汉灭亡后,西汉宗室刘备在西川建立蜀汉,以收复中原为己
-
唐朝的画圣是? 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01-06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有《天王送子图》、《孔子行教像》、《地狱变相图》、《八十七神仙卷》,壁画《维摩诘像》、《孔子行教像》。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他的人物绘画同样技艺精绝、飘逸洒脱,他尤其擅长绘画佛道人物,他笔下的人物运笔圆转,所画衣带仿佛被风吹拂飘起,所以被人
-
宋朝的官服有什么特点?都有什么讲究?快来看看吧
01-06宋朝的官品制度是从前代初唐沿用继续下来的。官服也跟初唐差不多。宋代的官家服饰十分的讲究。分为上朝的服装、祭祀的服装、常服、军服、丧服和时服。一、宋朝官服很讲究宋朝官府提倡改良服饰,而且服饰也随着改变越来越奢华。不仅衣料考究,还追求新款别致。朝服是统一的,衣和裳的主要颜色都是朱红色的,内衣必须穿着白色
-
灭明朝的是谁?不是多尔衮不是吴三桂,而是这个人
01-05“秦汉魏蜀吴,唐宋元明清”。这是我们从小学历史就会背的一句顺口溜,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中国古代比较大的政权交替顺序,明朝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清朝了,但是明朝并不完全是因为清朝的进攻而灭亡的,最后攻破明朝首都逼死皇帝朱由检的也不是多尔衮和吴三桂,而是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说到李自成,大家肯定都能
-
明朝历代宰相列表 ,历16帝,仅有4位宰相,他们的结局如何?
01-05明朝开国276年,历16帝,仅有4位宰相,究竟为何,这4位宰相分别是谁,他们命运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下明朝宰相风云录。有明一代曾任职宰相只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四人,只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后由于胡惟庸案发,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这也是经过多年的思虑和谋划才决定的,主要就是为了巩固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