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umPy中,“axis”指的是多维数组中的特定维度。
例如,一个二维数组有两个轴:轴0表示数组的行,而轴1表示列。
可以通过在函数调用中指定axis参数来对NumPy数组的特定轴执行操作。例如,可以调用numpy.sum()函数,并将axis参数设置为所需的轴,从而沿着特定轴对数组的元素进行求和。
以下是一个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二维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 沿着轴0对数组元素求和(即对每一列求和)
col_sum = np.sum(arr, axis=0)
print(col_sum) # 输出: [12 15 18]
# 沿着轴1对数组元素求和(即对每一行求和)
row_sum = np.sum(arr, axis=1)
print(row_sum) # 输出: [ 6 15 24]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一个二维NumPy数组arr,然后使用numpy.sum()函数沿着轴0和轴1分别对其元素进行求和,将axis参数设置为所需的轴。得到的数组col_sum和row_sum分别包含沿着每个轴的求和结果。
理解 NumPy 中的“轴”概念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下面是一些有用的方法:
- 将轴看作 NumPy 数组中可进行操作的方向或维度。例如,一个二维数组有两个轴:行(轴 0)和列(轴 1)。
- 编写简单的代码来测试和演示 NumPy 的轴操作。可以从一个小的数据集开始,例如一个 2x2 的二维数组。然后,使用 sum、mean、max、min 等 NumPy 函数来在不同的轴上进行操作,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作用。
- 在 NumPy 中使用 reshape 函数来调整数组的形状,并观察它如何影响轴。例如,如果您有一个形状为 (2, 3) 的数组,可以使用 reshape 将其转换为一个形状为 (3, 2) 的数组,并观察轴如何更改。
- 在3轴,4轴的数组上用上面2,3的方法练习。
通过练习,可以更熟悉 NumPy 中的轴概念,并能够在代码中有效地使用它。
相关文章: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最后竟被埋雪堆里冻死 04-19
明朝皇帝子嗣,6位子嗣繁多,为何其中10位都没有后代? 04-19
由“皇帝赏赐”到“自我创新”,从服饰变化看明朝宦官官服 04-19
看看大明朝聊聊司礼监,是什么机构,和东厂、西厂、锦衣卫啥关系 04-19
唐朝和尚诗人 ?唐代著名的十五位诗僧,每人一首代表诗 04-19
代国是什么朝代 ,代国在什么地方,国都是哪里?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