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也是构成一门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篇文章是否能读懂。

因此,词汇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可是很多人在记词汇的时候感觉非常费劲,感觉“音、形、意”三个方面都不好记,好不容易花了很大力气记住了,很快又忘了。

您或者您的孩子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今天邵老师就跟大家聊聊单词为什么那么难记。
首先,我感觉单词或者一门语言有点像密码,没学过的人听着就像乱码的天书一样。


在二战期间美军密码曾经屡遭破译,后来改用印第安土语中的纳瓦霍族语作为抵御敌方破译的密码语言来传递信息,这种语言语法和发音极为怪异,像野兽的怪叫,很难破译,从而扭转战局。语言是各个民族的祖先先贤们经过仔细的观察、钻研,对某些符号和发音赋予含义,其中的逻辑、角度和思路对几千年之后的我们来说有点费解,这也正常。


毕竟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和演变,与它最初的模样肯定有了不少变化。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语言肯定不是胡乱编造的,是先贤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缜密的思索后以特定的角度创造出来的。很多语言都是象形文字,所以,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还是能破译出其中的逻辑和信息,就像我们去破解甲骨文和古玛雅文字一样。虽然费劲,但用心观察和研究我们还是能破译成功的。


说这些不是说我们也要像学者那样去破译英语,而是让同学们面对英语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带着一股好奇心去跟着老师说文解字,尝试去理解英语单词背后的逻辑和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词根词缀,它们其实就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对于我们掌握单词的读音和意思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而且不同老师对英语的构成特别是对词根词缀的理解和研究程度不一样。希望你们能碰到以为对英语有深入研究的老师,跟着他去琢磨、探索英语词汇背后的奥秘,而不是把一切都死记硬背和归纳为固定搭配。
邵老师在学生时代曾经也努力记单词,但我记单词的过程并不费劲,因为我善于动脑观察琢磨,我发现英语其实也有很多的规律,也就是说英语单词其实并不像情报界的密码那样费解。只要在勤奋的基础上动脑筋琢磨,或者跟着功力深厚的老师学习,慢慢就能越来越窥探到英语构词的逻辑,掌握了这条逻辑后,其实就能透过表象看本质,英语单词也就不难背了。理解了,也就记住了。
给同学们举个例子,同学们见得多了就可以对任何一个单词进行拆解,就想把一个汉子拆分成偏旁部首一样,根据偏旁部首,这个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就大概都有了。比如“材、消、熔、茅、简、空、室、辟、匪、固、描、涵”。英语也是一样,computer n.电脑,计算机。其实它来自于compute v.计算,可以理解成com+put+e,com/con/co在英语中是一个前缀表示“together一起”,put是“放”,所以compute就是放在一起数数,所以才有“计算”的意思。er是“做某个动作的人或物”,所以computer的字面意思就是“能做计算的设备或者机器”,所以才有“计算机”的意思。而,“电脑”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的脑子”,具备大脑的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说到这不由地佩服咱们的先贤翻译的准确以及汉语的内化能力。
再比如英语单词conversation n.交谈,会话。看似很长,其实不难,它是由con一起+vers转+名词后缀ation。所以这个单词的字面或者底层含义表示“一起转”,以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好像有点难理解,但英语里有一句话叫“keep the ball rolling”就是让活动或者话题进行和运转下去,不至于冷场。

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词汇和语言背后的逻辑。
知道了这些词根词缀之后,将来再遇到类似的同源词,比如concentration,combination,collect,colleague,advertisement, convert, vertical, communicate, common,concert, diversity, reverse, universe, university等等,也就是像积木一样,根据需要,重新组装拼接成新的单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单词表面怎么纷繁复杂变化,看透了背后的底层逻辑,单词也就不难了,我们也就可以用读音记拼写,用拼写记意思。
相关文章:
古代生活探秘:明朝人为何酷爱饮酒?聊一聊明朝名酒文化那些事 08-15
宋朝北宋的历代皇帝列表,一起来看看吧 08-15
明朝李善长是怎么死的 ,为何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 08-14
南宋被谁灭亡的?抗蒙的中流砥柱,却亲手将南宋帝国拖向覆灭的边缘 08-14
300年弹指一挥间,关于宋朝的茶艺茶道变迁,只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08-13
明朝谜一样的皇帝朱瞻基:玩蛐蛐,好房中术,开创大明第三盛世 08-13
北宋一朝真实的高家将:怀来高家将、蒙城高家将 08-12
宋朝的禁军有82万,禁军的一个王牌军,到底下辖多少兵力?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