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同治皇帝因病去世,大清的朝堂透露出一种不安的气息,可是在不安中,似乎又夹杂了些许期待。不安的是,同治皇帝去世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如何弥补?也许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因为当时有个叫做慈禧的女人存在,并且对权力有着疯狂的痴迷,这也许才是朝臣们不安的原因所在!那又期待什么呢?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有孕在身。虽然当时没有A超、B超、四维彩超等,判断不出是皇子还是公主,但是,阿鲁特氏肚子里孕育的是正统的皇室血脉,“五五开”的几率也是大清的希望。
可是,很快慈禧就将人们的这丝期待给无情粉碎,她以“国不可一日无主”为由,召开了由几位皇室宗亲王爷组成的“立储会议”,用比较“民主”的投票方式,将醇亲王之子立为新皇(也就是光绪)。虽然此举引起众怒,给慈禧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凭借出色的政治头脑,她都一一化解。然而,她想不到的是,这个被她亲手扶上皇位的皇帝会成为她从政生涯的最大挑战
光绪对她的挑战,被我们形容成“帝、后之争”,这种对立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就得从“后党”和“帝党”的形成说起
“后党”的形成
为什么我们先说“后党”的形成呢?一方面,“后党”形成的时间比较早;另外,“后党”也更容易理解
慈禧带领的“后党”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严格来说,从咸丰帝去世的那一刻开始,“后党”就已经形成。当时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为的是应对来自肃顺的威胁。最初的“后党”简直就是“惨不忍睹”,除了近身的宫女和太监没有其他人了,也正因为如此,慈禧才不得不寻求“外援”,于是乎,另一个遭打压的对象——奕䜣就成为临时的“搭档”。
奕䜣根本不属于“后党”,他和慈禧的联合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因为他们两人有着一个强大的共同敌人——肃顺。“辛酉政变”后,肃顺一党被铲除,名义上是慈禧和恭亲王联合执政,但势单力薄的慈禧更像是配角,对奕䜣只有逆来顺受。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慈禧开始暗中发展自己的党羽,这时候开始形成真正的“后党”,由此可见,“后党”的诞生其实是为了应对恭亲王奕䜣的挑战;
在“后党”形成规模、并扳倒奕䜣后,慈禧成了“唯我独尊”,没有了对手,这时候也就没什么“后党”了,连天下都是她的了
“帝党”的形成
看完“后党”,咱们再来看一下“帝党”,“帝党”的形成可比“后党”要复杂很多
在光绪亲政之前,这个时期完全可以忽略,慈禧大权在握,光绪根本不可能组建所谓的“帝党”,但是,光绪却遇到一位好老师——翁同龢。
根据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的描述:
少年时每日苛责之声不绝,无不厉声厉色,稍不如意,或鞭挞、或罚令长跪。皇帝见西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
这是梁启超的描述,可能有恶意诋毁慈禧、刻意夸大事实的成分,但是,以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的经历来看,这种精神层面的摧残也绝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光绪幼年唯一能依赖的人就是他的老师翁同龢。
亲政前,光绪没有能力、也不敢组建“帝党”,那亲政后呢?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解读:
一:亲政后——甲午战争前
由于长期受到慈禧的压迫,亲政之初的光绪依然保留着唯唯诺诺的性格,对慈禧言听计从。都说“一朝皇帝一朝臣”,历代帝王更迭,总会提拔一批值得信任的新臣,可是光绪根本就没有对朝廷的框架做任何改变。这说明,在这一时期,光绪和慈禧之间还没有形成任何冲突,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党争”。
但是,作为帝师的翁同龢却已经开始为光绪布局,他招揽了一大批清流名士,像文廷式、黄绍基、沈曾植兄弟、以及珍妃的两位兄长志锐、志钧等,这些都为以后的争端打下基础。这些人中的不少人都曾力劝光绪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力,但是,都被光绪皇帝给一一否决,直到甲午战争。严格来讲,此时也没有形成“帝党”,因为这些人虽然是光绪的亲信,但是,他们的主张更多的是站在一个传统士大夫的立场、为了维护正统皇权而做的努力,和慈禧并没有政治上的对立
甲午战争前,由于光绪和慈禧对日本的态度出现分歧,朝堂形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有人认为这就是“帝后之争”的开始,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光绪的“主战”中夹杂着“议和”,只不过在他看来,这种“议和”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而慈禧呢?虽然她主张议和,但是,也并未完全放弃进行战争的理念!所以,在战争打响的前一天,慈禧和光绪共同站在了“主战”的旗帜下,不但是慈禧,连那些正宗的“后党”在甲午战争中也都纷纷站在了“主战”的一方
这时,双方充其量也只是“有分歧”而已,也还没有上升到“对立”的阶段
二:甲午战争后——戊戌变法前
甲午战争开战后,光绪帝破天荒地“像了一次男人”,他第一次公开违抗慈禧的旨意,请求停止颐和园的扩建,将银两用到军费上。这使老太太勃然大怒,以至于一年时间都不过问政事。
到了1895年的11月,余气未消的慈禧将珍妃和瑾妃两姐妹降为贵人,一来给光绪提个醒,二来给光绪身边的人也提个醒。也许由于光绪逐渐掌权,有些人“不拿太后当干部”,12月初,慈禧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珍妃的兄长、也就是翁同龢的得意门生志锐发往边疆
这种赤裸裸的打压,激起很多光绪亲近大臣的不满,于是,借着甲午战败为由,多名御史上折“请杀李鸿章”,与此同时,安维峻等人又上折对慈禧、李鸿章、李莲英进行了评击。这种趋势让慈禧意识到,在光绪周围已经聚拢了一批异己势力,假以时日,必将成为隐患、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和地位,唯有及早根除才为上策。至此,“帝后之争”才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作为“帝党”领军人物的翁同龢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不以为然,非但没有袒护已经有了明显意向的“帝党”成员,反而对他们进行斥责,错失了将“帝党”进一步发展、巩固的大好时机,接憧而来的变故就让他后悔莫及
1895年12月,慈禧展开了对“帝党”的大清洗,重要成员吏部右侍郎汪鸣銮、户部右侍郎长麟等被革职,永不叙用;
1896年初,慈禧又以“互相标榜、议论时政”的罪名,将“帝党”的二号人物文廷式革职还乡;
......
一连串的打击,让本就势弱的“帝党”如同雪上加霜,恰在此时,“维新派”的出现又让光绪看到了一丝希望
三:戊戌变法前后
甲午战败激起国内民众、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子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朝廷腐败的批评也不再半遮半掩,日趋公开化,而且,在深刻的自我反省中,要求进行“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人的主张和建议得到光绪的支持,逐渐形成了“维新派”,并成为“帝党”后期的中坚力量
这一时期“帝党”和“后党”的争斗已经属于尽人皆知,虽然慈禧一度“归隐”,但是,却利用“后党”对光绪进行掣肘。当“帝党”在执行变法中几乎得罪了所有其他党系、并威胁到自身安全的时候,慈禧果断出手,清除了“维新派”、囚禁光绪,将“帝后之争”划上了句号
尾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由于慈禧对权力的痴迷,势必会和逐渐成熟起来的光绪形成一个冲突点,“帝后之争”也就无法避免,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光绪亲政初期,虽然两人也一直磕磕绊绊、矛盾重重,但是,由于光绪实力有限,再加上并没有外因来激化这种矛盾,所以,两人的冲突并不明显,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帝后之争”
可是,甲午战争之后,在战败和不平等条约的双重刺激下,国内民众的爱国情绪和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被彻底点燃,由此产生的“维新派”坚决地站在了“帝党”一边,让光绪天真地以为有了可以与“后党”抗衡的实力,殊不知,根深蒂固的“后党”轻而易举就能将其彻底瓦解!
甲午战争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帝后之争”的转折点,甲午战争之后,不但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帝党和后党,在对战争的总结中,两个派系的矛盾和分歧也越来越大,从而,也开启了正式的“帝后之争”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光绪亲政本身就意味着“帝党”的产生,只可惜,政治手段的匮乏和眼光的短浅让光绪错失太多壮大的机会,而后来寄希望于一群毫无实权和根基的维新人士,更是战略上的失误,这也早早就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伏笔!
相关文章:
北宋军队:自秦亡后,历朝历代最为窝囊的一支王朝武装 12-26
宋朝几个皇帝?北宋九帝,哪个皇帝最败家 12-26
黄鹤楼建于哪个朝代 武汉35年历史的黄鹤楼,只是一座仿古建筑,为何依然如此火? 12-26
焚书坑儒是哪个朝代 揭开"焚书坑儒"的真相,才能认识到真正的秦始皇 12-26
黄鳝怎么保存时间比较长一点 ,黄鳝的选购和保存方法 12-26
看明朝人如何喝茶,带你了解明朝茶文化 12-26
solidworks自动保存怎么设置技巧 12-26
南宋理学家是谁?朱熹,教育人写字要端正,自己却没做到 12-26
南宋是被谁灭的?忽必烈为何能灭掉南宋?这位南宋名将的帮助不容小看 12-26
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唐朝服饰,究竟有多好看?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