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着首辅上位,成为明朝第一清官,最后却坑了恩人一把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8:15:24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其朝廷机的构腐朽,其实不难察觉。当时的大人们贪污腐败比比皆是,就连当朝的首辅大臣也都敛了不少财,虽然说不是什么大贪官更谈不上是大奸臣,至少那些首辅大人们是算不得清官的。那这么长的明朝历史,难道就没有一个清官了?有,当然有,这位老兄可以说是清得不能再清的官了,他就是海瑞。


这位海瑞老兄,字汝贤,是个海南人,据说还信什么伊斯兰教。家里有几个当芝麻官的亲戚,他老爹呢就是个混吃等死骗国家伙食补助的无用书生,自己出生还没几年呢,老爹就染上恶疾驾鹤而去,成了单亲家庭,不过家里面有十几亩田地,所以海瑞老兄的出身嘛顶多算是一般。


而且当时在海南那种偏远地区,远离中原,还隔条海,原住民民风剽悍,不通教化。这种地方孤儿寡母的确实不容易,家里那些亲戚看不起他们,都不来往。母亲一个小寡妇含辛茹苦把他拉扯长大。海瑞老兄从小呢母亲对自己就相当严厉,别的孩童嬉戏时,不许海瑞出去,而且要求海瑞读书,他希望把海瑞培养成才。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早熟,海瑞呢也是这样的,从小就把身边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想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同时不想辜负母亲。他从小立志做个大官,做个大清官。于是更用功读书,通晓四书五经。他读书的时候啊,王阳明老兄的阳明心学盛行,一时间把老朱夫子的理学压了下去。这个阳明心学呢讲的是知行合一,换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理论结合实践。除此之外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倡诚信,认为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心决定的,唯心主义。


这东西在海瑞老兄读书的时候影响太大了,他就觉得王阳明这个人的学问大啊,不像朱熹朱夫子那种嘴里存天理灭人欲云云,身体却很诚实。对海瑞老兄以为人为官影响深远。
海瑞在参加科举考试会试时就提出了要致富,先修路,设县教化两不误的超前见解。可惜了,没考上,你一个小小举人说的话,能量不大,没人听,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又接着考了几次,都是名落孙山,于是海瑞老兄便放弃了科举考试,毕竟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在当时是很烧钱的,尤其是海南到京城这么路途遥远。回家当老师,做学问去了。


熬啊熬,终于熬得一个淳安县的知县老爷位置。这一下,我们海瑞老兄可以有作为了。这淳安县嘛,问题很大,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不少百姓都逃出县里。海瑞一看,不行,这不扯淡呢嘛!于是下令重新量土地,规定新的赋税制度,农民得以负担大大减轻。海瑞生活很简朴,穿粗布麻衣,吃粗粮糙米,种菜自给自足。断案公正无比,不畏强权,深得民心,人称海青天。
于是海瑞老兄又升官了,这回的官稍微上了些台面,至少可以面见世宗皇帝厚熜兄了。这朱厚熜后期啊大搞迷信,又是出海寻仙,又是炼丹啥的,看的一众大人那个揪心啊。但是诸位大人都是人精里的人精,特别是两位杨大人入狱后,哪里还有谁敢当出头鸟。海瑞听闻,心一横,在家里买了一副棺材,安排好后事,便上书说朱厚熜大搞迷信,不理朝政,沉迷酒色五五六六七七八八的弊端。朱厚熜一气之下就给海瑞打入大牢,想杀了他,当时的首府大臣徐徐阶非常欣赏他,便劝告皇帝,这才免去一死。海瑞接连高升也少不了徐阶的帮助,后来海瑞知道了徐阶贪污没有包容,直接抄家。


海瑞一生不畏强权,不管是谁他都敢骂,从世宗骂到神宗皇帝,一生无子,简朴为民谋福利,世人称之为海青天。
你们觉得海瑞是恩将仇报吗?

相关文章:

明朝末期忠臣名将,大清一统最后的一块硬骨头 04-17

明朝时期,内廷和外朝之间的关系:"针尖对麦芒" 04-17

唐朝天才诗人王勃的一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曾坑过爹 04-17

全国罕见明朝古民居,被誉为“陇上第一豪宅”,免费开放就在天水 04-17

明朝纪姑娘的善良,既保全自己也护了明朝国运 04-17

古代的朝代更替 五千多年,9个王朝兴衰规律,谁主沉浮? 04-16

明朝的兵器四大发明:导弹、水雷,地雷,榴弹炮 04-16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与李渊亲如兄弟,为何却被流放至死 04-16

明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功绩?战功最突出的是谁? 04-16

明朝冠礼代表什么意思,其过程有哪些步骤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