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科举制度,起始于隋朝。开皇七年(即587年),隋文帝设立“秀才科”,叫各州每年须选送三人,其中考取优秀的人便为秀才。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开始设立“进士科”。这也便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端。科举制度自隋朝以来,都是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朝代的不同,所考取的项目和选拔标准也都不尽相同。例如唐朝的考试方法就有“帖经”,也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只露出经书的某一行,然后考生需要把上下文给默写出来,就相当于现在的古诗文默写一样。因为唐代诗歌盛行,所以诗赋自然也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朝诗人云集的原因之一了。
到了明清两朝之后,科举制又有了新的变化,所考试的内容也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八股文”。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可想而知它对于王朝的重要性。
但是,科举制度的实行难道就只是为了给帝国选拔人才吗?其实不然,为何呢?我们拿明朝时期的科举制来说明。
古代科举
明朝的科举制度,除了最基本的选拔人才这一项功能以外,实际上它还充当了“政治工具”。其实这在其他王朝也一样。
所谓的选拔人才,从表面上来看无非就是单纯的看重个人能力和才华,凡是那种能力强和才华高的人,那么必然会受到皇帝的重用。但是这样的解释毕竟只是表面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它,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政治考量。从而我们会发现,科举制度的存在就必须要能综合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因为只有这样,那么这套制度体系才能真正的被利用起来,也才能为帝国带来一定的利益。
而对于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农耕大国来说,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来自各个地方的政治精英是不是都能有机会参与朝廷政治?参与全国性的治理?虽然中国古代还没有所谓的民主考量,但是,实际上这和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代议制”的道理是相通的,因为只要是政治,就一定得讲求其代表性。
明太祖朱元璋像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西汉时,汉武帝创立了一种所谓的“推举制度”,他要求每个郡的官员必须向朝廷推荐一个人才,如果哪一个郡没有完成这个硬性指标,那么这个郡的官员就要被撤职。后来他还规定,每个郡都必须按照人口基数来推举人才。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的话,你会发现,它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甚至会觉得它不合理。为何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推举人才应该是唯才是举,怎么能单以人口数量来推举呢?如果一个郡只有一千人,其中人才就有五百个,但是按照基数配比就只占到1%,那么能被举荐的,也还是只有五个人啊。反之也一样,人口多的郡,人数是很多,但是一个人才也没有,这又怎么能举荐呢?
简单来说就是,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样,朝廷强行摊派名额,那肯定会导致选拔上来的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才能的人可能会侥幸被重用,但是那些真正有着真才实学的人也可能会被埋没。所以这就涉及到了我们上文所说的“政治考量”。中国疆域广阔,各个地方的进门都能看到自己能成为全国精英的可能性。所以从汉武帝开始,到后来的科举制,即便是今天的高考,全国各地都有所分配的名额。所以你会发现,现在的高考,实际上各地的考试难度大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分数,但是所能够上的学校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科举考试——考场
也许你会觉得这完全就是不公平,但其实背后有着很深层次的政治考量。这也就涉及到了所谓的平衡问题。在介绍完科举考试背后的逻辑之后,我们接着来看一下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是如何奉行这一原则的。
朱元璋——剧照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发生在洪武三十年(1379年)的“南北榜之争”。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开科取士,为明朝选拔一些人才。按理说这样的考试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就即便是有一些瑕疵,但也至少是相对公平的。可是当榜文一出来的时候,考生和皇帝都傻眼了,为何呢?因为榜文中所录取的五十二名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样一来的话,北方人就很有意见了,这不明显就是欺负我们北方人嘛,肯定朝廷舞弊了。朱元璋也很纳闷,于是便派人去查,可是最终也没有查处一个所以然来,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确实是北方考生的答卷不如南方考生的答卷。我们看一下明朝以前的历史也能发现这一点,从宋代到元代,南方就一直比北方稳定,经济文化也更加的发达。所以这个结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纯属正常。
但是,这就可以不顾及北方考生的意见了吗?或者说是就直接录用这五十二名来自南方的考生了吗?如果单从人才和成绩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但是请注意,我们上文说到了一个词:“政治考量”。
朱元璋看到这个结果后就想让考官们改一下,让几个北方人进来。但是主考官坚决反对,说这是制度,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朱元璋将主考官,当时明朝响当当的大儒“刘三吾”给流放了,其他主考官则被处死。甚至连这一科的状元也被处死了。接着就是朱元璋自己来出题,自己做主考,自己批阅答卷,最后一共录取了六十一名进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进士都是北方人,南方人一个都没有。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政治考量”,实际上朱元璋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还多少带有一些无奈。因为这一次的争议,其中还夹杂着一个很糟糕的因素,那就是朱元璋的老家是属于南直隶,在概念上来看的话,就是我们所说的南方人。所以一开始开科取士只录取了南方人,那么在北方人的心中,就会有着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皇帝偏向南方人”。这样一来,这场考试就不单单是公平与不公平之间的议论了,而是皇帝是否偏心的问题了,甚至还会上升到——明朝这个从南到北建立的新王朝,是不是就注定要歧视北方人的问题了。所以,如果朱元璋真的就录用了那五十二名南方考生的话,那么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就不单单就是考试本身的问题,而是国家统治稳定的问题了。再说了,这个时候的明朝建国也不过三十年,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经不起这样的猜疑的,因为这很可能会对明朝的统治埋下严重的隐患。
所以,朱元璋之所以要那么做,也正是出于“政治考量”。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行,否则这套打法依旧行不通。所以便有了后来明仁宗时期的“地域配额”。
明仁宗规定:科举按照地域来分配名额,北方人占40%,南方人占60%,这样的分配不仅承认了南方人的优势,同时也给北方人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虽然在后来这样的配额制度还是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这个方法却一直沿用到了清末废除科举制的时候。
明仁宗像
这里说明一下。在宣德元年(1426年),明朝政府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了5%的份额,分配给了“中榜”。所谓的“中榜”指的是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除此之外还有朱元璋老家附近的一些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凤阳、滁州等地。但是你仔细看这个分配也是有一定问题的,西南地区称为中榜那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其地理位置也就属于中部地区,但是朱元璋的老家和西南这几个省份相隔数千里,民风习俗毫无相似之处,这怎么能将其合成一起来对待呢?
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经营西南地区。因为从当时全国范围来看,西南这个地方,其文化水平还是非常落后的。朝廷通过设立中区,来向西南的精英们表明:朝廷将西南地区的人民视作自己老家人一样对待,你们可以像其他地区的人一样来参加科举考试。不仅如此,朝廷还给西南四省的读书人降低了科举考试的门槛,让他们都能参与到中央政治中来。这样一来,便大大有利于国家在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的融合。从而使得国家统治更加的稳定。
第二点便是让皇帝从地域范围的“困境”中脱离出来。
这个原因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南北榜事件”。而这一事件之所以会演化到那么血腥的局面,就是因为皇帝南方人的身份被牵扯了进来。如果当初朱元璋处理不果断一些,那么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才说朱元璋是有一定苦衷的。但是话说回来,但凡是朱元璋的家乡人再参加科举,并且还考中,那么人们又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到这一层上,所以就其根本上来说,朱元璋的雷霆手段还是没有解决掉。所以这时候,设立一个“中榜”,在制度上把两者的关系给划开,这样一来,皇帝所承受的指责也就彻底消失了。
以上便是设立“中榜”的两个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国,王朝想要搞精英政治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统治者要尽可能的让一切有愿望、有能力的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获得他们无所保留的忠诚,还要努力减少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等之间的猜忌,那就得要极力创造他们之间的力量平衡,从而给他们带来安全感。所以我们才说,科举制度不仅单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有力手段,还是统治者的维护国家平衡和统一有力的政治手段。
相关文章:
海蜇的保存方法, 春季吃凉拌海蜇,选白色的还是黄色的?认清3点,以后不会选错了 01-07
杜牧是唐朝人吗? 唐代诗人杜牧应该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书法家 01-07
蛋黄油怎么保存 ?小小鸡蛋用处多,几个食疗小方快学习 01-07
明朝的神机营除火铳兵外,还配有骑兵、炮兵,它是怎样运转的? 01-07
明朝皇帝逃到“缅甸”也是明朝的国土?那么真相是这样吗? 01-07
大清末代皇帝 ——溥仪,你们都了解过吗 01-07
大萝卜储存方法,原来如此简单,牢记5个诀窍,萝卜不糠心,很实用 01-07
明朝杰出女性 ,她暗中操控朝局,皇帝都受其摆布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