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帷幕,回乡火车票已经开始预订了,有的大学已经放寒假了。我们现在的交通方式选择很多,火车,汽车,飞机等等,当然,你选择的交通方式不同,价钱也就不一样,那你了解距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碰上春运回家过年是咋回去的么?得是个什么价儿呢?
唐朝,最贵的交通方式要数坐马车。按那个时候的标准速度,马车一天大概走七十里,标准收费:马负重一百斤,每走一百里,收费是一百文。虽然多数人的行李都不止一百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走长途的话,若是照每公里的均价,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这么算来,假如要走三百公里的路程,算上中途的休息时间,大概得十来天,路费要六百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这才算够。唐朝的一两银子,从购买力上来说,相当于现在的两千多元。按两千元计算的话,在唐代,一个身居京城的人,要回到三百公里之外的老家过年,若是全程都坐马车的话,大概就得相当于如今两千元的盘缠。
而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坐马车的费用还是有点高的,于是走水路就成了一种比较合算的方式了。水路纵横交错,无上山下坡之苦,交通便利,最主要是运费便宜。水路按平均速度来算的话,一天也能走五十里左右,这么一来,走三百公里的路程,大约跟坐马车相差无几。然而在费用上,尽管没有明确的数据计算,根据相近的例子推测,若是逆水最多也不超过一百文,若是顺水的话,价钱起码还能对折。这么算来,从水路回家过年,路费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三五百块。
我们再参照唐朝当时的工资标准,九品芝麻官这样最基层的“国家干部”,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若是要坐马车回家,恐怕得节衣缩食大半年。年年如此,为了回家过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上大半年的苦日子,有点不太现实。若是搭船,区区一两百文,就轻松多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搭“11路”公车--走路回家。其实,这种方式也较为普遍,如学子赶考,多数时间都是靠“11路”,偶尔才搭船。所以,若是赶上科举年,学子们都得提前大半年动身,这么一来,连船费都可以省了。根据当时人的步行速度,平均每天也能走四五十里,其实和坐船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可见,在唐朝,要赶“春运”,方式还是有多种可以选择的。
相关文章:
明朝公爵俸禄:功封,恩封与追赠的公爵的收入,远超宗室郡王。 04-12
明朝二千料宝船就傲视东亚,郑和大船的军事装备会有多强? 04-12
明朝官员常服与吉服,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04-12
明朝的统治时间 ?有几位皇帝? 04-12
唐朝的四大才女 ,此女才情当数第一,竟使后世歌女得了一个雅名 04-12
旧谈!关于明朝十大军阀你知道多少?不知道的往这看! 04-11
相比于明朝的保安机制,九门提督的权力更能巩固皇权 04-11
明朝地方区划只到县级,那基层群众如何治理?这个办法一分钱不花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