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建立了唐朝? 一年时间三万人马,李渊父子建立大唐,除了实力,运气也占了一半

22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2 17:09:31    

在历史上,刘邦建立西汉用了7年,刘备立足西蜀用了33年,朱元璋驱除鞑虏用了16年,而李渊父子奠定大唐基业仅用了一年时间。


从建国时间上看,是否就此证明李渊父子很牛掰呢?其实不然,李氏天下的成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他们比同期造反者的运气实在好太多了。

01 家世好,战略眼光也很重要


众所周知,李渊家世好,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著名的“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爵唐国公,北周时的柱国大将军;母亲身份更加不凡,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与隋炀帝那是正儿八经的表兄弟关系。


有着如此不凡的家世背景,李渊7岁就袭了唐国公,长大后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太原留守。


显赫的家世,多年的仕途历练,不仅使李渊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而且培养了他独特的政治眼光,这些都是同期造反者无法相比的。


与李渊同期造反的官宦子弟也有,比如杨玄感、李密。


拿杨玄感来说,身出关中大族弘农杨氏,其父是隋朝名臣杨素,因父亲军功被委以重任,又因杨氏身份显赫而闻名天下。


杨玄感的名声为他招来的是隋炀帝的猜忌,以至于他起了反叛之心。趁隋炀帝远征高丽之际,伺机发动叛乱,围攻东都洛阳,企图自立,然而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有人说,他的失败只因没用李密的上策,即长驱入蓟,据守临渝关,斩断隋军的归路,与高丽夹击隋军,皇帝自然不战而擒。而是选了下策,即直取东都洛阳,从而导致了败局。


上述主观原因足以看出杨玄感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那么李密既然如此有才华,为何他也失败了呢?

李密、翟让发起的瓦岗军起义,曾经轰动一时,但像杨玄感一样,到了自己说了算的时候,他同样选择了下策,也跑去围攻洛阳。


这一举动,不仅引来了隋军的围攻,也招来了其它割据政权的打击,如王世充、宇文化及都来揍他,内部又与翟让起了冲突,最终导致了瓦岗军的失败。


那么李渊的战略眼光最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李密献给杨玄感的“中策”,即西进入关中,直取长安,再图谋全局。


关中之地,四面有要塞,又是天府之国,只要招揽豪强,安抚长安百姓,即可据守长安之险。


隋末大大小小的起义军百余支,能排得上号的也有二三十支之多,但真正有实力有能力争夺天下的反叛势力并不多,而李氏父子倚靠隋朝壮大,又是门阀家族,聚拢了诸多人才,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家世好也给他们带来了好运气。


除了有实力的家世,他们起兵建国的时机也很重要。

02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隋炀帝不得民心,隋末的统治势力虽然衰退,但国家机器仍在正常运转,所以,起兵造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机把握很重要。


早在大业九年(613年),隋文帝杨坚的外甥窦抗就劝李渊起兵,他以“为祸始不祥”拒绝了。


大业十一年,隋朝官员夏侯端以“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也劝李渊举事,他认为夏侯端说得没错,但仍旧按兵不动。


大业十二年(616年),唐俭等人又劝李渊起兵,他仍表示“将思之”。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刚刚好呢?李渊心里自然有数,唯有“百姓苦役,天下思乱”,起义全面爆发之时,才是起兵的最佳时机。


隋末农民起义始于大业七年(611年),终于武德七年(624年),历时14年。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隋朝各个地区,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百余支,参与的人数高达数百万。


农民起义军在经过相互兼并后,还形成了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以及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其中以瓦岗军实力最强。


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并极大地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此时隋朝的地方官吏豪强开始粉墨登场了,李渊就是其中之一。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时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是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他要起兵南下,除了瞻前,还要顾后。在正式起兵前,他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抚突厥。


突厥在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二部,至隋末时,又重新统一,趁着隋末战乱之际,力控西域,高视阴山,对中原地区,特别是晋阳一带构成了极大威胁。


为解决突厥这一后顾之忧,李渊派人为它送去了厚礼,还一度向突厥称臣,先后通过两次出使,不仅稳固了后方,而且还借到了突厥兵来相助。


后顾之忧已解,李渊终于可以南下了,此时已是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亲率甲士三万誓师,正式起兵。


而更为凑巧的是,李渊起兵时,恰逢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在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牵制了隋军主力,而隋炀帝本人则坐镇江都。


这样一来,长安一下成为隋朝军事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得关中者得天下,只要战据了关中,李渊父子就掌握了主动权。

李渊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兵锋西指,直取长安。


长安作为隋朝的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梦想。


占据长安后,李渊没有贸然称帝,为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他选择了先收买人心,并把年仅13岁的杨侑立为皇帝。


这样既可以掩盖谋反的罪名,缩小敌对势力;也可以打着安定隋室的名义公开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大势力。


义守二年(618年)四月,隋炀帝被杀,随即其他地方势力和起义军纷纷称帝称王。


在大势所趋下,李渊也把称帝建国提上了历史日程。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国,国号唐。


可以说,李渊起兵,既得天时,又兼地利,而坐稳江山,则体现他们父子“人和”的力量。

03 李氏父子为何能坐稳江山?


李渊父子占据关中之后,下一步就是一统江山,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此时的唐王朝地盘并不大,仅有关中和太原等地,大片领土都在割据势力手中。


从上述这幅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相对较大的割据势力,西北有薛举、李轨,代北有刘武周,关东有王世充、罗艺、高开道、窦建德和李密等,南方最强势力为萧梁,其次是杜伏威。


此时雄据关中的李氏父子,虽有二十万以上大军,但面对如此之多的对手,唐朝的压力还是有的,但幸运的是,李渊有个能征善战的好儿子:秦王李世民。


定都长安后,李渊完成了唐朝的第一轮建制,给儿子们封了王,确立了长子要建成的太子之位,那么第二轮的建制也只能由李世民来完成了。


但凡李世民是个弱者,唐朝的前途都十分堪忧,所幸,他是一个杰出的统帅,当历史的重任摆在他面前时,他没有掉链子,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也为自己赢得了前途。


李世民出马先后平定了薛举、刘武周,之后出潼关再战,而更为幸运的是,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发出兵征讨王世充时,关东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密被宇文化及打败,又受王世充的攻击,无奈之下投靠了唐王朝,这样一来,李唐在河南、山东也有了部分领土,不过很快就被窦建德、王世充抢了回去。


罗艺在观望了一阵后,也选择归附的大唐,于是唐朝又将幽州拥入怀中。可以说,关东经过兼并战后,主要势力只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了。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关中忙活的时候,关东群雄也在互殴,当李世民出征时,关东大佬也打得差不多了,由此减轻了李世民的压力,谁又说不是一种幸运呢?


李世民经虎牢关一战,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随着这两大巨头的覆灭,唐朝极大地扩充了版图,奠定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至于后来的刘黑闼反叛,可以划入唐王朝的第三轮建制,因为平定刘黑闼已卷入了玄武门之变。


综上所述,李氏父子仅用一年时间便建立大唐,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并不罕见,各大割据势力都是这么干的。但要坐稳江山,除了实力、人才,时机、运气也是很关键的。

相关文章: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用一首“马屁诗”成名人,短短28个字,夸人夸到了心尖上 12-24

唐朝4个时期 ,一段一句代表作,诗与英雄俱留名 12-24

了解各种葡萄酒的保存温度和最佳饮用温度是否相同? 12-24

唐朝最阴险的奸臣:陷害忠良,差点搞垮朝廷,郭子仪都怕他 12-24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瓷器特点,本文带你初窥一二 12-24

中国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明清时期戏曲,在明清的兴衰起落 12-24

看历史如何读懂复杂的唐朝官制 12-24

大宋被哪个朝代灭了?宋朝被元朝所灭,当真是“重文轻武”的缘故?就算是重武也没有用 12-24

大清宣统二年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没有一件完整衣服 12-23

宋朝时期,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