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代 起 讫 都 城 今 地 皇 帝
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下注 下注 下注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下注 下注 下注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下注 下注 下注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下注 下注 下注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下注 下注 下注
唐 尧 前2357~前2258 下注 下注 下注
虞 舜 前2257~前2208 下注 下注 下注
夏 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桀
阳翟 河南禹县
商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亳 河南商丘 汤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纣
殷 河南安阳
周 西周 约前11世纪—前771 镐京 陕西西安 武王(姬发)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满)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鞯)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厉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静)
幽王(姬宫星)
东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齐)
惠王(姬阆)
襄王(姬郑)
顷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简王(姬夷)
灵王(姬泄心)
景王(姬贵)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骄)
烈王(姬喜)
显王(姬扁)
慎靓王(姬定)
赧王(姬延)
春秋时代 前770—前476 下注 下注 下注
战国时代 前475—前221 下注 下注 下注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周赧王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 西汉 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高帝(刘邦)
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 魏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西晋 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东晋
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
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
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
康帝(司马岳)—建元
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
恭帝(司马德文)—元熙
十六国 304-439 下注 下注 下注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武帝(刘裕)—永初
少帝(刘义符)—景平
文帝(刘义隆)—元嘉
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
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
明帝(刘彧)—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
顺帝(刘淮)—升明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高帝(萧道成)—建元
武帝(萧赜)—永明
郁林王(萧昭业)—隆昌
海陵王(萧昭文)—延兴
明帝(萧鸾)—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
和帝(萧宝融)—中兴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简文帝(萧纲)—大宝
元帝(萧绎)—承圣
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武帝(陈霸先)—永定
文帝(陈倩)—天嘉、天康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
宣帝(陈顼)—太建
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道武帝(拓跋圭)—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永兴、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拓跋弘)—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诩)—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义、永安
长广王(元晔)—建明
节闵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兴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兴、永熙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文宣帝(高洋)——天保
废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宁、河清
后主(高纬)—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承光
西魏 535-557 长安 陕西西安 文帝(元宝炬)—大统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静帝(宇文阐)—大象、大定
隋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文帝(杨坚)——开皇、仁寿
炀帝(杨广)——大业
恭帝(杨侑)——义宁
唐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高祖(李渊)—武德
太宗(李世民)—贞观
高宗(李治)—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显,又名哲)—嗣圣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景龙
睿宗(李旦)—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德宗(李适)—建中、兴元、贞元
顺宗(李诵)—永贞
宪宗(李纯)—元和
穆宗(李恒)—长庆
敬宗(李湛)—宝历
文宗(李昂)—宝历、大(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会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
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佑
隐帝(刘承佑)—乾佑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十国 902-979 下注 下注 下注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佑、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敦)—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佑
端宗(赵是)—景炎
帝丙(赵丙)—祥兴
辽 907-1125 皇都(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龙江)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清 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祯)—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宣统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1 商朝在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2 从西周前771开始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3 春秋时代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4 战国时代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5 西汉时期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6 十六国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7 十国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历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中国。
相关文章:
明朝后三杨是谁:拦朱棣、祀帝庙,40年历5朝,“三杨”中他最小,也最幸运 01-10
明朝将军排名 ,第一徐达第二常遇春,第三第四有点不好排 01-10
细胞病理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病理标本怎么保存 01-10
鱼怎样保存新鲜,就用这方法,不仅没刺,还很细嫩 01-10
茨菇如何保存 ?泥田中的美食,浙江人种北方人吃,以前过年才舍得吃 01-10
Win10怎么更改电脑c盘默认储存路径 01-10
杜牧什么朝代 唐朝杜牧,遇见佳人,婚约十年迎娶,十四年再见时,早已嫁与他人 01-10
明朝的面积 !从地图来看明末时期大明江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01-10
宋朝的建筑特点是什么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