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宋代钧窑瓷器胎、釉、纹饰的简单介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11:46:39    

钧瓷自产生至今,历经千载,几经兴衰。据益运居了解以及考古者对古钧窑的发掘考证及文献记载,钧窑系有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它有过兴起与发展,衰落与中断,再兴起与再发展的几个阶段,经历了从“民窑、到官窑,又由官窑、到民窑”的转变。

河南钧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有河南禹县为中心,遍及县内各地,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的烧出了紫红色釉。钧窑以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而闻名当时。河南的临汝、郏县、宝丰,豫西的新安、宜阳。豫北的辉县、淇县、鹤壁、林县、安阳,河北的磁县,山西的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以及浙江的金华等地的瓷窑多受钧窑影响。

宋代钧窑瓷器的胎质不甚细密,色多为灰色或紫褐色,一般比较厚重。其钧釉是一种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釉,色调有天青、天蓝、月白带多种。还创烧了高温铜红釉,因为色泽不同,又有朱砂红、胭脂红、海棠红、鸡血红、茄皮紫、玫瑰紫等名称。还创烧出一种窑变釉。器面各种釉相互熔合、流淌,千变万化。这是一种在底色釉上有意洒上其它釉色,经过高温烧成,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钧釉。红釉(钧红)、窑变釉,是钧釉的特征,钧窑器物的釉一般都比较厚重。碗多里部满釉,外部只施半釉。

纹饰上钧窑瓷器没有纹饰,但是器表上的“蚯蚓走泥纹”却十分有名,在釉中有细小弯曲极不规则看似裂纹的东西。但是,这不是人为的装饰,而是在烧制过程中,胎釉自然变化而来的。常见的主要烧制是花盆、盆托、洗、炉、壶等陈设瓷,大小均有,其中的精品为主贡宫廷的,一般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数字。

钧瓷烧成工艺也不同于其他,为二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器卜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必须在还原焰1250℃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条件稍稍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比较大。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古人曾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菟丝缕,夕阳紫翠总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窑变微妙之美。

相关文章:

唐玄宗,杨国忠,哥舒翰,谁把唐朝拖入了深渊? 04-23

各朝代玉虎的特征 最早的古玉虎是什么时期的? 04-23

唐朝过年习俗: 唐朝开放繁荣,唐朝人是怎么过年? 04-23

唐朝的大佬们,控制唐朝几百年? 04-23

明朝皇帝头冠?专家:别被历史剧忽悠了,金冠是死后戴的 04-23

明朝纺织机工具的改进,快来看看吧 04-22

中国历史重大变革期——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04-22

明朝服饰有哪些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04-22

400 年前的明朝皇后凤冠,你们知道长什么样吗 04-22

大宋的都城有哪些?宋朝设有八个都城,是因为太“怂”方便逃命,还是意图北上?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