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八大家”是怎么来的?除了散文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0 08:46:16    

提起“唐宋八大家”,我们都知道是唐朝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称。

他们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有很多经典的篇章,被人们学习、传诵,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

那么“唐宋八大家”是谁选出来的呢?为什么是这八人被选上?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么?

“唐宋八大家”之名,最初是明朝初期朱右提出来的,但他编选的《八先生文集》不传于世。明朝嘉靖年间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同样选取了唐宋时期这八个人的散文,确立了八大家的地位。不久后,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当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为大家所承认。

之所以是这八人被选上,除了他们都写散文、文笔非凡之外,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都参与了唐宋时期的“唐宋古文运动”。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等文人,在“复古”的口号下,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它还在继续流行。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之后在整个北宋时期,不断地有文人在致力于古文运动,终于在北宋末期取得胜利。

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被元明清散文家奉为正宗,而明清散文更多取法于欧阳修、曾巩、苏轼等。

除了八大家以外,还有很多在为古文运动奋斗的文人,如唐朝的陈子昂、萧颖士、李华等人,北宋的王禹偁、柳开、杨亿、刘筠、石介等人。只是他们或是文笔不足,或是影响力较小,所以未曾位列其中。

关于这八个人,很多人的印象都是闲情逸致、抚琴饮酒的文人墨客。但其实,这八人的真正身份都是积极入世、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韩愈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后又被追封为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柳宗元官至礼部员外郎,经过一系列革新失败,最终被贬至柳州刺史,死后被加封为文惠昭灵侯;

欧阳修为官四十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退休时得到太子少师的头衔,死后追赠太尉、太师头衔、楚国公;

王安石官拜宰相,封荆国公,深得宋神宗的器重,死后被宋徽宗追封为舒王;

苏洵的官职不大,仅任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时论文章朝野上下全都拜读,而且还是苏轼、苏辙的父亲;

苏轼曾辗转各地任知州,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二品),知礼部贡举;

苏辙曾任右司谏、御史中丞、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职,死后被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曾经担任过太平州司法参军,后外放越州通判,再后来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

由此可知,因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政治当中,所以在古文运动中才能一呼百应,造成较大的影响力,他们能位列“唐宋八大家”,走上仕途之路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关文章:

明朝 "黑衣宰相"姚广孝: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被世人称为“妖僧” 01-06

恩威并施,唐朝与东突厥、西突厥的关系发展 01-06

明朝皇帝龙袍?其实明代早期的龙袍还没这么华丽 01-06

唐朝时期的一次佛道之争 01-06

生姜怎样存放?教你一招,祖祖辈辈留下的智慧,不干瘪不腐烂 01-06

后唐、南唐,有唐朝是什么关系? 01-06

唐朝的画圣是? 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01-06

宋朝的官服有什么特点?都有什么讲究?快来看看吧 01-06

茭白的做法,茭白怎么长期保存方法 01-06

蜂蜜的储存方法和适宜温度 ,是放冰箱里冷藏呢,还是放冰箱里冷冻?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