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是什么朝代 后晋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4 09:01:08    

后晋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三个朝代,要认识这段历史,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其名称的由来。话说唐朝末年,沙陀人(西突厥别部)异军独起,其首领李克用因为帮助朝廷平定黄巢起义,一步步被加封为“晋王”。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时,李克用也割据一方建立晋国,历史上称之为“前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攻灭后梁后,将国号“晋”改为“唐”,历史上称之为“后唐”。后唐猛将石敬瑭因为受到皇帝的猜忌,不惜以割地称臣为代价引入契丹(辽)兵攻灭后唐,然后改国号为“晋”,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后晋”。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后晋的历史。

自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辽)兵攻灭后唐开始,到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开封俘虏后晋皇帝石重贵为止,后晋的国祚只有十几年,一共出现了两位皇帝。

熟悉后唐历史的人都知道,后唐四位皇帝中的三位——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末帝李从珂都曾经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而且后两位都还是依靠“造反”获取的皇位。在这两人造反称帝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曾立下汗马功劳,那就是作为李嗣源女婿、李从珂妹夫的石敬瑭。

由于石敬瑭是一员战功卓著的猛将,而且一度担任后唐龙兴之地的河东节度使,暗地里还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所以颇受后唐末帝李从珂猜忌。

公元935年,后唐末帝先是派大臣去监视石敬瑭,然后又企图外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意在削弱其兵权。不肯奉诏的石敬瑭最终选择了造反,同时他还派人联络辽太宗耶律德光,最终借契丹铁骑攻灭后唐建立后晋,石敬瑭是为后晋高祖。

辽国之所以愿意出兵,是因为石敬瑭不但认比自己小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而且还割让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一带),答应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在如此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辽太宗实在是没有办法拒绝。

事实证明,赔钱倒是小事,后来的大宋王朝也曾以定期缴纳岁币(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为代价换取和平。但幽云十六州乃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失去了这块战略要地,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便可以长驱直入,给后来的中原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四百多年后的明朝建立,幽云十六州才再一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所以石敬瑭至今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卖国贼”和“儿皇帝”,其千古骂名至今不绝于耳。

由于石敬瑭在位时奉辽太过,以至于手下很多大臣都看不过去,其亲信刘知远曾劝他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然而,石敬瑭认却为自己实力不足以和辽国作对,所以一味选择忍让,再加上其治国用人方面频出乱象,导致民心逐渐背离。

公元937年,先是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在魏州造反,石敬瑭派去征讨的大臣杨光远也临阵倒戈,大将杨光远自恃功高不听石敬瑭号令不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也因不堪忍受契丹的鸟气而起兵反叛。在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中,石敬瑭的几个儿子相继战死,其本人也在众人的口水中忧郁去世。

石敬瑭原本遗诏年仅4岁的幼子石重睿(活着的唯一儿子)继承大统,但大臣们却认为国家危难之时应该立长不立幼,于是矫诏拥立其养子(也是侄子)石重贵继位,是为后晋出帝。这个石重贵倒是有几分血性,虽然能力一般但口气很硬,号称对辽国只称孙不称臣,由此直接惹怒了辽太宗耶律德光。

从公元944年开始,辽太宗不断率军南下进攻后晋,虽然后晋军民曾经合力取得两场比较大的胜利,但在辽军第三次南下时,后晋大将杜重威选择率主力投敌叛变,导致当时的首都开封很快便被辽军攻破,石重贵全家被俘,后晋由此灭亡。

在后晋灭亡过程中,大将刘知远选择割据河东而不援救,他认为契丹人即便是占领了中原也不会长久,于是一边假意投降,一边则暗中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果然,契丹军队进入中原后以“打草谷”为名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终于引起了中原人们的激烈反抗。

公元947年,由于中原地区局势动荡不定,辽国政权无法继续维持,辽太宗耶律德光只得选择率军北撤。趁此中原空虚之际,刘知远采纳其亲信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建议,联络中原各地军民合力杀入开封称帝,并改国号为“汉”,历史上称之为“后汉”。

有意思的是,当初后唐的大将石敬瑭灭了后唐建立后晋,而后晋的大将刘知远又灭了后晋建立后汉,后来后汉的大将郭威灭了后晋建立后周,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又灭了后周建立大宋,历史往往就是这么惊人的相似。由于篇幅有限,后续小编将陆续推出更多五代十国历史故事,喜欢的可以关注。


相关文章:

大白话 vim 教程--强制保存文件 01-09

唐朝的司马权力有多大呢?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01-09

WPS怎么更改本地文档的默认保存位置,不需要每个文档都是另存为 01-09

是谁灭了宋朝?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是如何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01-09

唐朝发髻样式 ?唐朝发型若现代人用,个个都是“非主流”,发髻竟能梳几十厘米高 01-09

柿子太多又不知怎样保存?教你这三个方法,没有添加剂,比蜜都甜 01-09

清朝24功臣:一位汉臣,两位蒙古亲王 01-09

明朝皇帝朝服 ,你们都知道吗 01-09

家中有白酒怎么存放最好?行家:牢记“2要3不要”,酒越存越香! 01-09

唐朝藩镇割据,中原汉族大规模向南迁徙,福建开发如何迎来转折?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