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是什么意思(徙木立信难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08:02:06    

徙木立信是历史故事,也是寓言象征。商鞅凭此推动秦国变法,练出大秦新军,逐步雄视天下。于秦而言,搬动一根木头既是治理的小细节,也是变革的“大事件”,启动了环环相扣的齿轮。徙木可以立信,既有如此奇效,六国为何不学,徙木立信难在哪里。

(图片来自网络)

小事成真,大事可期。让人信任很难,用信任凝聚国家力量,更是难上加难。徙木立信从小事入手的,关键是解决信任问题。商鞅徙木立信脱胎于吴起,吴起是在军中立威,商鞅是在民中立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商鞅不仅是变法设计师,也是剧情设置大师。他设计“徙木”,木头不沉、路程不远,门槛很低,不是难事;城中闹市广而告之,赏金一提再提,全程掌握事件节奏,充分炒作“徙木”气氛。一旦有人尝试,必定有轰动效应,成为一次全民宣传的大事件。赏罚关系利害,制度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态度。正是把“小事”当成大事来谋划,民众清楚了制度,又看到了态度,徙木立信才如同老树结新果,取得不凡效果。

一失万无,铁规铁纪。让人相信一次很难,用“绝对”制度让众人深信不疑,更是难上加难。徙木重在立信,赏罚重在分明,越简单明了、越刚性执行,越有立信之威,任何一次“例外”对于徙木成果都是毁灭性打击。秦国变法之初,太子犯禁,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于是按律处罚太子师傅公子虔,实施以削鼻大刑,此后“法大用,秦人治”。法治本质是以一系列约定强化人们预期,制度执行和制度建设同样重要。信心是比金子还宝贵,决心比信心还亮眼。秦国徙木立信之所以成功,在于制度执行不断累积信任厚度,成为当时大国竞争的最大优势,使秦国后发先至,国家整体发生向好的变化。

如身使臂,号令千钧。做成一件事很难,用一件事推动连锁变化,更是难上加难。商鞅导演徙木立信,是在其担任秦国左庶长之后,其整体变法构想已经酝酿成熟,制度法令也已经构建完备,只待时机逐步发布。徙木立信不是变法本身,而是变法的“催化剂”,为变法凝聚共识、强化民众基础。在此之后政令有序而来,徐徐发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尤其是二十级军爵制度,是徙木立信的升级版本,把赏罚和治理紧密结合一起。徙木立信以及配套制度实为一箭三雕,切入点是个人、示范赏罚激励的简单明了,立足点是国家、构建收放自如的治理框架,发力点是制度、把个人和国家发展融合在一起,每一个为国尽力之人都可以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徙木立信难乎哉!令出必行,行则必果,秦逐渐脱胎换骨,终成上下一体,如身使臂、使臂使指。至于后来六国之士入秦效力,亦有徙木立信之功。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宋朝的帝王是谁?宋朝历代皇帝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5-12

明朝开国到明英宗,明朝好的皇帝三个,朱元璋和朱棣只能算一个 05-12

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夏朝 05-11

明朝成国公世系:靖难立功却遭人唾骂,但其世代对大明忠心耿耿 05-11

唐朝皇帝那些事—李适 05-10

宋朝的诗人有谁?10大诗人排行榜,每人3首经典诗,苏轼能否夺得榜首之位? 05-10

北宋的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北宋人在酒楼中一般干什么? 05-09

南朝宋的建立者是谁?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严格意义上为什么不是南北朝人? 05-09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