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北仑河出海口即竹山港旧码头旁的小山坡上。
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
清光绪十六年四月(即1890年4月)立,碑文为当时的清政府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州知州李受彤所书。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定的《中法越南条约》,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伦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伦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致,共立1至33号界碑。
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 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 竹山一号界碑位于东兴镇竹山村的北仑河入海口,是大清国界碑。一号界碑竖立在竹山村边的一棵大榕树旁,碑石是用坚硬的海石凿成,高六尺余,宽二尺余,厚尺 余,上面正楷阴刻的字为“大清国钦州界”。当时竹山属钦州所辖,故名“钦州界”。
据史料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出使安南(今越南)镇南关(今友谊关),代表中国政府与法国使者会戡中越边界。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间,清政府代表邓承修与法使(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会勘疆界。开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 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邓承修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
这块因长年日晒雨淋而益显沧桑的巨石,就以这样崛强的方式屹立着。
界碑正面,写着“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界碑上庄严雄浑的“大清国钦州界”几个大楷透着一 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
这里中国海岸线的起点和陆地边界的起点。
相关文章:
唐朝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为大唐续命150年,却大器晚成 01-11
吃不完的玉米怎么保存 ,这样储存,冬天再吃和新鲜的一样,不干还特甜 01-11
杜甫诗中的安史之乱——看唐朝在危难之际三次借兵回纥 01-11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透过唐朝的女官制度品古代女性文化 01-11
双歧杆菌怎么保存 ?夏季将来临,家中药品该如何保存? 01-11
大宋丞相一览图:开国宰相范质,亡国宰相陆秀夫! 01-11
乾隆只是败家子?细数乾隆对清朝的贡献 01-11
宋朝真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繁华吗?贫富差距大,才是宋朝的真实面貌 01-11
宋朝时期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哪里?快来看看吧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