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明朝这样的冬装保暖,竟然这么时尚!!

7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5 08:15:02    

一场冬雪一场寒,转眼间天气越来越寒冷。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棉裤、棉袄、帽子、手套……全部“装备”到身上了!作为明粉,小编自然也是想了解明朝人是如何保暖的?

今天就从“头”开始说起,我们先来介绍一种叫“卧兔儿”的皮毛装饰物,它是可以与古代女性的华丽发髻搭配使用的。

而这个昭君套,就是当时的一种皮草防寒头套。“昭君套”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的女式帽子,但没有顶,要露出发髻,正确的讲应是帽套。它在明代称为“ 卧兔儿”,用海獭皮做的就称“海獭卧兔儿”,用貂鼠皮做的就称“貂鼠卧兔儿”。

▲明朝昭君套

昭君套在明代又叫卧兔。例如,在万历年间的《橘浦记》版画中,就能够看到三两个女子围在火炉旁烤火,身穿皮草做边的冬装,头上缠着的便是卧兔。当然,明末的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也提到了“昭君卧兔”的一词。在这个阶段,卧兔明显开始与王昭君联系起来。

▲明代万历《橘浦记》版画中冬日烤火的女子,头上围着卧兔

▲明人想象中的戴昭君套的王昭君

此外,明代还有另一种比较实在的“护头神器”叫风领,也叫披肩。在明末《酌中志》里对披肩有比较详细的描写,提到它其实是一种皮毛制品,并且自上到下都很喜欢戴。

▲万历年间礼部侍郎唐文献画像中头上在帽子外戴着皮草风领

风领与卧兔不同的是,它是两侧合围的帽圈,而且在脑后的部分很长,像个披巾似的罩住了脖子的部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通常会用上卧兔,再加上风领。比如在《红楼梦》中提到大家赏雪烤鹿肉的那次,史湘云就同时戴了“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和“大貂鼠风领”。

耳朵是不可忽视的保暖部位。在明代版画《御世仁风》中,官员不仅在官帽外戴了额护(即女子的卧兔同款),还戴了暖耳。明代的暖耳看上去就是皮草制的耳罩,又称耳掩。

▲明万历《御世仁风》中穿冬装的官员,头上戴卧兔、风领以及暖耳

在明代早期还出现过一种风帽,帽子有后披,前方帽檐呈额头的尖弧形,帽子高耸,有两个硬角式的隆起,可以罩住整个头部。

还有一种在冬季常戴的保暖饰品叫作雪帽。雪帽为两片式,有些款式在前额会有异色的折角帽檐,两侧有绳带,可以反向系于颔下。这种雪帽大概属于明代幅巾的冬装款的发展,一直使用到了近代。

▲清末民初 《老残游记》中戴雪帽的老残 陆子常绘

不得不说,这样的保暖措施,不仅暖和,而且时尚。可见,在明朝,人们就有着先进的时尚眼光了!

相关文章:

明朝国公服饰 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公服科普 04-21

穿错衣服就要被抓?明朝穿戴竟还有这些讲究! 04-21

明朝才女有哪些,世家出身,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的孩子也个个拔尖 04-21

明朝大将李如松意外阵亡,让李成梁的计划完全落空,明末辽东局势万劫不复 04-21

明朝的亡国之君 ,傀儡皇帝光绪,为何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04-21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