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穷人很幸福呢?

82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8 09:41:46    

日落时休息,“午饭后不吃饭”是中华民族一个深刻饮食观念。人们每天吃两顿饭的习惯几千年来就继承下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圣贤和百姓一起吃饭,饮食开始”。当然,无论哪个朝代的贵族就不能同日而语了,毕竟阶级成分不同。

据野史考证,到了明朝,特别是万历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很好。十元大米、猪肉和其他家禽已摆在桌上。上流社会与商家对衣食住行仍十分挑剔,但前元时期的民间人士与钱财早已是上流社会了。

大家不妨看一下明万历末年老百姓生活情景

(明朝的日常百姓生活)

予生明万历四十六年戍午八月二十六日卯时,父母俱廿三岁。四方乐利,又家海角,鱼米之乡。斗米钱未二十,斤魚钱一二,槟榔十颗钱二文,著十束钱一文,斤内、只鸭钱六七文,斗盐十文,百般平易。

白话文的话可以解释一下他的内容:

我出生在明万历四十六年,也就是明朝的万历末年,父母那时候二十三岁,四方安居乐业,且我家住在靠海的地方,是一个鱼米之乡。购买一斗米不到二十文钱,买一斤鱼才一二文钱,买十颗槟榔只需要二文钱,鸡和鸭六七文,盐十文,有很多交易方式。从这个解释不难看出,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后期,老百姓不但丰衣足食且又安居乐业。物价平稳,农副业十分充足,油盐酱醋柴,可以平等自由交易。

明末,人们说万历皇帝比汉武帝和唐宗皇帝好多了,是个圣人。

大多数的穷人生活在这个年代,感到非常的幸福。各种苦力都取消了,缴纳的税也很少。一石稻米才一千文钱,每年两次成熟。 农民们都能吃饱饭,文人墨客们能够安心做文章。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有自己谋生渠道,非常的幸福。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看出无论是贵族社会群体、工商业人士,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对当时的生活感到满意。

至于明朝人每天的饭量,这个问题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根据他们的状况和生活环境、工作和睡眠时间来决定他们的饮食和生活。

相关文章:

宋朝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宋朝面积仅为唐朝1/5,为何经济能远超盛唐?原因其实很简单·· 08-19

电动车长久不骑如何保存,怎么做能让电池放一年也不坏?最实用方法告诉你 08-18

明朝内阁的权利 ,作为皇帝的秘书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权利? 08-18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由赵匡胤建立,为什么皇位却落在了赵光义一脉手中 08-17

南宋灭亡后,那些凋零的皇族成员都是什么下场 08-17

后唐是什么朝代 ,为何只存在了短短14年? 08-16

民国梨园盛世之十三位顶尖京剧名角儿 08-16

古代生活探秘:明朝人为何酷爱饮酒?聊一聊明朝名酒文化那些事 08-15

宋朝北宋的历代皇帝列表,一起来看看吧 08-15

明朝李善长是怎么死的 ,为何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