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出现于西周时期,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地区,源于先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秦腔又称“陕西梆子”,其内容多以表述朴实厚重的历史忧患,以及忠、孝、节、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为主。它的表演特点正如古代秦人的性格,慷慨激昂、苍凉豪放、朴实粗犷。

关于秦腔的起源,可以从《诗经》里的文字一窥端倪,在《秦风·无衣》中记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先秦时期,关中地区人民用方言语音演绎的歌舞曲目,应该就是秦腔的原型。

诗经
另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于渑池相会,期间蔺相如曰“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这里的秦声指的就是秦腔。
秦腔真正作为独立剧种,至少在明代正德以前。这一点在陕西凤翔发现的传统木板年画中得到了证明,其中也发现明正德九年(1514)的秦腔《回荆州》戏画。同时,在正德年间刊行的《苑洛乐志》《乐律举要》等著作中,亦有关于秦腔的零星记载。说明最迟在明代正德年间以前,已经有秦腔的班社演出,甚至已经在当地形成了规模。

木板年画
在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第十四出“补缸”中有“西秦腔二犯”曲牌,且演唱的唱词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与现在的秦腔唱词大体一致。这表明陕西地方戏已经从金元杂剧中脱胎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戏剧品种。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

秦腔的鼎盛时期是在清乾隆年间。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惊世骇俗的表演技压群芳,令当时极其受士大夫阶层宠爱的京腔六大名班黯然失色。

《日下看花记》中记载:“长生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啸亭杂录·郑八》记述道:“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魏长生演出的秦腔在北京引起轰动,才使得长期处于草根状态的秦腔,得到了京华士大夫阶层的认同,也开创了草根艺术进京演出的先河。在中国戏曲流派纷呈的大环境下,秦腔不断汲取养分,大约在18世纪初一跃成为剧坛盟主,并直接对后来的“京剧”起到孵化的作用。

与江南地区商业性、娱乐性不同,陕西地区由于长期浸润着浓郁的家国情怀,这里的人们并不以戏曲作为单纯的娱乐消遣,而是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他们在娱乐中依然坚守关中学派所倡导的躬行礼教、刚直不阿的核心价值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无疑给绵延数百年中华戏剧文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为秦腔的腾飞提供了战略支撑。秦腔艺术的未来也将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文章:
唐玄宗,杨国忠,哥舒翰,谁把唐朝拖入了深渊? 04-23
各朝代玉虎的特征 最早的古玉虎是什么时期的? 04-23
唐朝过年习俗: 唐朝开放繁荣,唐朝人是怎么过年? 04-23
唐朝的大佬们,控制唐朝几百年? 04-23
明朝皇帝头冠?专家:别被历史剧忽悠了,金冠是死后戴的 04-23
明朝纺织机工具的改进,快来看看吧 04-22
中国历史重大变革期——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04-22
明朝服饰有哪些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04-22
400 年前的明朝皇后凤冠,你们知道长什么样吗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