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喜欢他、钦佩他的人称其为“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不喜欢他、贬损他的人说他沽名钓誉,用激进的改革将北宋推向了衰败的深渊。
历经千年,沧海桑田屡次变迁,找到正确的评议很难,让我们尝试掀开历史的面纱,努力还原改革真相。
改革失败,不能不提司马光,不错,就是主编《资治通鉴》、砸缸的那位。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辣水记闻》、《潜虚》等。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说他“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
3温良谦恭、刚正不阿的司马光将新法比之为毒药,废除了保甲法,又废除了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病中得知免役法、青苗法和将官法还未废除,居然无限感伤地说:“四害不除,吾死不瞑目矣!”为了政治主张能够实现,信念居然支撑着他从死亡边缘又回来了,被皇太后拜为宰相后,很快就废除了免役法、青苗法。
但改革果真如司马光所说“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或“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吗?
下结论前,先让我们研究下王安石这个人,他自幼聪颖,醋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断不会蠢到是非不分,做出病民伤国之事。
其实,王安石和司马光所处的朝代,已是积弊日重,积贫积弱。宋神宗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即位后,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君臣同心,共同推进变法。于是一场旨在彻底根除封建制度所有弊端,极可能让中国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的全面改革开始轰轰烈烈进行。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除,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尤其“富国强兵”的效果十分显著。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泌、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宋朝廷开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同时培养出了王韶、章案等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对宋与西夏的战争格局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纵观历史,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的再调整,总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但只要改革对国家民族生存有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社会进步,就算是好的改革。
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能从大局出发,而是以个人好恶为出发点,进行激烈的意气之争—党争,换句话说,即对方反对的事,我要坚持,对方坚持的事,我要坚决反对。
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一个天资聪颖,一个刻苦勤奋,均在文学上取得彪炳史书的成就,纵然如此,依然无法摆脱社会的消极影响。司马光曾私下写信三封探讨改革,可措辞火药性较强,认为王安石进行的改革弊端较多: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鉴于当时党争激烈,王安石把司马光说的话特别是那句“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理解成司马光本人对自己是这样的态度,颇为生气,《答司马谏议书》随之强势推出,将司马光批得体无完肤,后人至今读起来仍替司马光脊梁骨直冒冷汗。王安石还要求各级官员传阅学习,连许多平民百姓都知道了,都认为司马光无事生非、目光短浅、思想错误。以平常心推测,司马光必怒不可遍,他只有尽最大努力将变法全部推翻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进而维护自己的尊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答司马谏议书》是从古至今著名的驳论文,通过论战,充分表明王安石改革的合法性、正确性,却无意中树立了最大的政敌,为改革失败埋下了伏笔。也许可以携手前进的两人感情彻底决裂,从此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分别领导变法派和保守派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消除不和谐杂音,把持异议的保守派大臣一律逐出朝廷,完全排斥对立面。哪怕如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也差点被人迫害丢了性命。
司马光任宰相时,更是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仍被反对派抓住把柄。
旧制并非一无是处,新法也不会毫无弊端,旧的起初是新的,新的早晚也会变旧,如有永恒的东西,就必然会有变化的部分。如果王安石和司马光不完全意气用事,放弃党争,携起手来,按照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方法,把旧制改得更适应社会,当是民族之幸。国家实在经不起折腾,如差役法,开封知府蔡京(微宗朝四大奸臣之一)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变法)以前还要严重。
苏轼对司法光全部废除王安石的政策的做法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司马光这么做,就跟两个鳖互相踢一样。”两个短腿的鳖怎么能踢到对方呢?意思是不能实现。司马光不听劝,苏轼大骂:“司马牛!司马牛!”、“这个司马光,真是一头倔牛!”曾几何时,王安石不听劝,司马光不也气得咬牙切齿,毫不客气送他“拗相公”外号。司马光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曾最讨厌的人。
以“司马牛”和“拗相公”为首的官员所进行的残酷党争,直接导致具备跨时代影响力的变法彻底失败,北宋从此不可逆转的加速走向衰败。
多年后,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易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展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民族气节。令人悲哀的是,战后中国第一次整体被游牧民族征服,华夏文化发生断层,民族人口也锐减到887万,可见悲惨程度。
相关文章:
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有谁?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一起来看看吧 12-29
万历皇帝地宫出土的明朝的十大文物,最后一件令人顿足惋惜 12-29
明朝的官服简览,原来这才是“衣冠禽兽” 12-29
明朝的瓷器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12-29
宋朝著名的画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2-29
唐朝妇女的发饰有何特点?反映出唐朝怎样的审美观念? 12-29
北宋激烈党争造成的沉重后果,一起来看看吧 12-29
难怪高俅能祸国殃民:宋朝北宋的“太尉”究竟是怎样的官位? 12-29
唐朝,著名的“甘露寺黄金大案”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