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扎谁发明的 ,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小马扎?知道这个真相后,再也不敢直视这首诗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2 15:16:24    



小马扎的功劳

可别小看这小马扎,在它出现以前,咱中国人的老祖先可一直都是跪着的——也叫跪坐

所谓跪坐,坐姿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如同佛教中修禅者的坐姿,又称“跏趺坐”二是“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三是“跽”,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


跪坐俑

这三种坐姿,“箕踞”最潇洒,可是古人相当长时间是穿开裆裤的,几乎时刻都能够体验“凉嗖嗖”的酸爽,如果以这种坐姿接待朋友,绝对地少儿不宜。

而“趺坐”,是给出家人修行用的,所以,只有“跪坐”才是我们一般人的正经坐法。

这“跪坐”看起来优雅、端庄、大度,可是坐久了——腿麻呀!

在屡次腿麻的情况下,人们强烈呼唤小马扎的隆重登场!

自从有了小马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连走路都带风了,而且还顺带解放了腿关节,连身板也跟着蹭蹭拉长了。

这些都是小马扎的功劳!

说到这,忍不住同情一下目前仍然跪坐的岛国人民——长得矮也是有原因的!



马扎的发明

小马扎功劳如此之大,它的发明者是谁?

思密达族人狂热举手:是我,是我,就是我!

额,还是要点face吧,你们不是到现在都还流行跪坐吗?

这项“伟大”发明,不但跟思密达族人没一毛钱关系,而且也不属于大汉族,而是源于——北方游牧民族!


少数民族骑兵俑

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大多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无论是东夷还是西戎,那时统统称为“胡人”

北方太冷,尤其对于不盖房子的游牧民族来说,无论是跪坐还是箕坐,都要接受寒气的洗礼,时间长了,大概率要半身不遂。

于是这种腿交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的坐具,应运而生——这正是生活需求催生而来的进步!

论历史,公元前6世纪就有了,马扎最早的名称就叫“胡床”,至于“马扎”,则是后来汉人给起的名字。

据史籍记载,大约东汉时期,“胡床”就传入到了中原。只不过,堂堂中原贵族怎么能用胡人的东西呢?直到目空一切、无法无天的汉灵帝出现,什么胡人的东西?好玩就给我拿过来!

于是,什么胡服、胡帐、胡床……统统进了宫廷!(《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再后来,五胡乱华,号称中华正统的东晋王朝衣冠南渡,顺带把胡人的小板凳也带到了南方,从此,小板凳正式一统南北。

不信?有诗为证:“庾公对月踞胡床”,这说的就是东晋名士庾亮在月光下,坐在小板凳上沉思。

这一时期的胡床其实用处可大得很:以前指挥战斗的将军,要么骑马上,要么站地上,再要不就坐个人肉椅子。

自从有了小马扎,咱当将军的从此就可以——坐胡床指挥战斗了!逼格就是不一样!




此外,庭院休息、接客会客、狩猎竞射、聚会讲学,甚至吹拉弹唱等,都已开始使用胡床。

总之,小马扎已经逐渐成了居家休息、舟车行旅的必备神器。



马扎名称的由来

至于咱家小板凳为啥叫马扎,有人说:那还不简单,马腿儿一扎,人就可以坐了,所以叫马扎。




猛一听,挺像那么回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把马腿儿扎起来——操作难度太大了!具体可以参考包拯脑门月牙的来历。

其实,小马扎的官名虽然变成了“交床”、“交椅”,可在民间,大多数时候小马扎还是叫“胡床”。不信你看:

杜甫的《树间》一诗中写道:“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人在户外的两棵大树之间赏月,坐的就是这种“胡床”。

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里的床还是指“胡床”。

嫌唐朝有点久远?那看宋人怎么说:

陆游的《万里桥江上习射》:胡床看射及春晴。

刘克庄的《桂花》:幽梦绕胡床。

杨万里的《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移遍胡床无处移

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

由此可见,即便官方正了名,可在民间,还是“胡床”这个小名有市场!

这就相当于:你身份证上早已改名叫曹操、曹孟德,可你回了老家,乡亲们还是喊你曹阿瞒!




“胡床”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了——明代,王世贞在《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中是这么写的:“胡郎坐胡床,却发庾公兴。冉冉南楼月,徐徐破残暝。”

也就大概到了清代,才有了“马扎”这个名字,不过称呼却很混乱,有“马闸”、“马劄(zhá)”、“马扎子”、“马杌(wù)子”等多种称呼。

给看官们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杌”字,本意指砍树剩余的桩子,所以很多地方都把小矮凳叫“小杌子”;而不管“马闸”、“马劄”还是“马扎”,则大概率是满语的音译。

文学作品中的“马扎”,最早出场在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县官有马扎子, 老残与人瑞仍坐长凳子上。”

此后小马扎又陆续在沈从文、韦君宜等人的文学作品中登场,逐渐成为一件常见道具。



小马扎进化史

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终归一统于隋唐,中华大地迎来久违而辉煌的大一统。

但是,无论隋文帝杨坚,还是唐高祖李渊,都带有少数民族血统,这也没办法,民族融合将近三百年,血统不融合——那才是怪事!





北齐辫发骑兵俑

可即便这样,咱隋唐也是“纯正”的汉人王朝,比24k还纯。

所以,这一时代就是胡人批量汉化的时代,什么乱七八糟的胡姓“普六茹、大野、拓跋、独孤、贺兰”统统向汉姓靠拢(比如:元稹祖上就是拓跋皇族),再瞧瞧那胡床的模样,不就是两条腿交叉的椅子嘛,那就改名——“交床”

再后来,到了唐玄宗时代,特别喜欢旅游,自然是随身携带小马扎,有聪明人就在“交床”后面加了个靠背,从此这“床”就可以倚靠了,所以“交床”又有了新名字——“交椅”

于是,人们就开始进入“排排坐交椅,挨个分果果”的时代,重量级人物坐前排,当老大的自然就是坐那“第一把交椅”

比如在梁山上,汪伦、晁盖、宋江都先后坐过那“第一把交椅”!

其实,小马扎除了发展出交床、交椅之外,还进化成了——太师椅

翻篇到南宋,在建国的最初几十年,有这么个只手遮天、把持朝政的人物——秦桧。

话说老秦在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以至巾帻堕下,首都官吴渊为了拍秦桧就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并拍马屁称之为“太师椅”。

这特制的椅子,老秦坐着别提有多舒服。

只不过,老秦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确舒服地坐了十几年的太师椅,但由于干了不计其数的缺德事,因为他自己的无耻,最终要在岳飞像面前跪到海枯石烂!




从胡床到交床、交椅,再到太师椅,小马扎完成了一个个华丽的转身,最终完成嬗变,登堂入室,成为我们常见的家具。

而这条家具进化史,正是汉民族起居方式的变革过程,这其实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融合,我们中华民族才总能生机勃勃,在一次次危机中重新崛起,薪火不断。

相关文章: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展历程和灭亡原因 01-12

有哪些关于唐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01-12

以图片史料还原唐朝女性服饰、发式与妆容的历史真相 (收藏) 01-12

唐朝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为大唐续命150年,却大器晚成 01-11

吃不完的玉米怎么保存 ,这样储存,冬天再吃和新鲜的一样,不干还特甜 01-11

杜甫诗中的安史之乱——看唐朝在危难之际三次借兵回纥 01-11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透过唐朝的女官制度品古代女性文化 01-11

双歧杆菌怎么保存 ?夏季将来临,家中药品该如何保存? 01-11

大宋丞相一览图:开国宰相范质,亡国宰相陆秀夫! 01-11

乾隆只是败家子?细数乾隆对清朝的贡献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