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是谁发明的 ,杯中释公道,酒里显中庸:公道杯究竟藏着古人什么样的智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10:46:40    

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是举世闻名的,而在这样的手工活之下,也包含着某些能体现古代科技含量的作品,比如“公道杯”。

所谓公道杯,就是将酒或者茶倒入杯中时,液体不能过满,否则就会漏出去,结果就是一滴不剩,什么也喝不到,这就是所谓的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

据说,当年景德镇的官员为了讨好朱元璋,集结瓷工之智慧与手艺,制作出了精美的“九龙杯”,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得到后爱不释手,经常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某次宴会上,朱元璋有意让几位大臣多喝点,于是在他们的杯中倒满了酒,其他大臣则倒了浅浅的酒。

结果那几位被朱元璋有意照顾的大臣反而没喝到,因为那些酒都从杯底漏光了,倒是其他大臣高高兴兴地喝上了御酒。

后来朱元璋才知道,原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不然一滴酒也喝不到。于是朱元璋便将这“九龙杯”赐名为“公道杯”,寓意办事讲公道。

但实际上,关于公道杯明确的创制时间,因资料非常少,所以也比较有争议。有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有学者认为公道杯是北宋时一个姓程的陶工创造的;还有认为公道杯最早出现在东汉,其原型是“常满樽”;而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公道杯始于宋、辽时期,而在明、清流行。

公道杯的常见造型,有圆形、荷叶型、八角形等,通常杯子中间会设计一个龙头或老头,比如烟台市博物馆里有一南宋龙泉窑青釉公道杯,这套公道杯由杯及盏托组成,杯子中间立着一老头,在杯托对称的部位分别留有对称的小孔。而它神奇的秘密,就在于杯子内外的孔,这其中的奥妙,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

龙泉窑青釉公道杯

从外面看,这些孔之间并不相通,但实际上两孔之间有一条U形管道相通。所谓的虹吸原理,就是利用液面高度差,把液体倒入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液体就会从开口高的一端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虹吸原理在生活中经常运用到,比如从油箱里吸汽油,河湖的排水等,而在公道杯中,当人们倒入酒超过了一定的位置,酒就会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从杯底排出杯外,所以要想喝到美味的酒,就不要贪多。

故宫里有一件清代光绪绿地粉彩公道杯,杯子是荷叶形,以宜兴紫砂为胎,内外施绿釉。杯子中间刻画的一个头梳双髻、笑容可掬的仙人,他的面前是一个中空圆柱。

注意看圆柱上面还有五个红点,这其实还有用处,往里面倒酒时,圆柱中空里面有根细长浮柱会缓缓上升,主人面对哪个红点,便由相应之人饮酒。浮柱上有刻度,酒要是超过了此刻度,就会从仙人身下的小孔处流出。

这也是一种饮酒时的小游戏,所以说古人不仅用物理原理制作出公道杯,还将它玩出了花样,想来古人饮酒助兴的场面一定非常有趣。

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掌握了虹吸原理的应用,并将这种原理赋予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古人讲究的“满招损,谦受益,乃天道”,用公道杯,不仅告诫着人们做事不可贪,也提醒着人们待人待事要公平、公正。

杯中诠释公道,酒里彰显中庸,一个小小的杯子,集科学、哲理与情趣于一身,古人真的很能在小细节处做文章,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原理就做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器具,既有创新精神,又有聪明的世情才智,令人佩服。

相关文章:

唐朝皇帝那些事—李适 05-10

宋朝的诗人有谁?10大诗人排行榜,每人3首经典诗,苏轼能否夺得榜首之位? 05-10

北宋的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北宋人在酒楼中一般干什么? 05-09

南朝宋的建立者是谁?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严格意义上为什么不是南北朝人? 05-09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历史上,明朝的官员一般都穿什么样式的官衣,帽子又是什么样的? 05-07

明朝的农民生活怎么样?一夜之间耕地尽失,而且以后绝无翻身的可能 05-07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什么能持续一百年?这其中一个原因最致命 05-06

董源是什么朝代 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05-06